-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教育]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
03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姓名 成绩
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1、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淋漓尽致 生吞活剥 哗众取宠 腾挪跌宕
B、大相径庭 矫揉造作 不经之谈 生吞活剥
C、叹为观止 息息相关 一丝不苟 因地治宜
D、前仆后继 秀而不眉 余音绕梁 花而不实
2、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是( )
A、《我的母亲》——茅盾——记叙文
B、《谋攻》——《孙子》——孙武
C、《项链》——莫泊桑——法国
D、《阿Q正传》——鲁迅——小说
3、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只赔尽小心依然是落
得一场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
4、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 )
一个旅美侨胞投资兴建的职业学校将在明年年底建成。
发现了敌人的一个哨兵。
星期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
我看见小刚和小强进了学校,他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我立志锻炼自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我厂产品的质量,数量都有所增加。
C、广大群众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D、这项体育活动,对我是很喜欢的。
6、下列标点符使用有误的一项( )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
老师在教学中经常告诉我们,要注意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这样的事,我还是头一回见。
喂!你走错路了!
7、填入横线处正确的是( )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慰过,无一处不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 。
A、伏贴 畅快 B、畅快 伏贴
C、俯贴 畅快 D、舒服 痛快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梦天阔。
氵雍 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下列关于“中国文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秋后期,楚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B、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辞赋、散文和诗歌。
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D、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10、对“说明书“的写作下列不正确的是( )
说明书的写作有的用条文形式、有的用短文形式。
写作说明应当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和条理性。
对风景名胜的介绍,宜用条文说明。
在说明顺序上,对影视剧情的介绍、可依剧情的发展过程展开。
文言文阅读(共13分)
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词的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非常之观
2、下列句子中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是( )
例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而在己为有悔。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的语法作用是( )
A、表反问或加强反诘语气 B、表领属关系
C、表商量、劝勉、请求等 D、表对情况的推测
4、“此余之所得也”的“所得”指的是(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可以无悔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的是( )
A、“常在于险远”的“险远”可理解为“危险偏远的地方”,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B、“无物以相之”的“相”字与“宰相”的“相”字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
C、“力足以至焉”的后面省略了“而末至”一类的词,翻译时应予补出。
D、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一方面告诉人们做事情离不开“志、力、吻”这三个成功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也在叹息今人不如古人。
6、辨析文言特殊句式。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现代文阅读(14分)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字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