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热消肿适应症-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ppt

泻热消肿适应症-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泻热消肿适应症-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2006-02-03 中医眼科学 主 讲: 李志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 第七章 治疗概要 第一节 内治法 一 疏风清热法 定义: 用辛凉解表药物为主组成方剂,通过疏散风 热,解除表证,来消除眼病风热证候的治法 适应证:外感风热眼病 常用方:银翘散、桑菊饮 临床提示: 1.临证应用时当分清风重于热或热重于风 2.结合经络辨证 少阳经—柴胡 太阳经—葛根 阳明经—白芷 厥阴经—藁本 二、泻火解毒法 定 义: 用性质寒凉药物为主组成方剂,通过 泻火解毒来消除眼病热毒证候的治法 适应证:热毒盛之眼病 常用方: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 注意点: 1.结合脏腑辨证 肝胆火炽—泻肝散 肺火重:桑皮、地骨皮 心火重:黄连、连翘 胃火重:石膏、知母 大便干结:大黄、芒硝 2.火邪易入血分:丹皮、赤芍、紫草 3.中病即止 寒伤脾阳,寒凝气血,不宜久用 4.虚火者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三、利水祛湿法 定 义: 用祛湿药物为主组成方剂,通过芳香化湿、 淡渗利湿、苦寒燥湿、温阳利水的作用,以 消除眼病湿证的治法 适应证:湿性眼病 常用方:五苓散、三仁汤、平胃散 注意点: 1.结合症状辨证 湿邪夹风 — 祛风渗湿 — 羌活胜风汤 湿邪夹热 — 清热除湿 — 甘露消毒丹 湿邪夹痰 — 化痰除湿 — 二成汤、三仁汤 湿浊上泛 — 利水渗湿 — 五苓散 2.中病即止 阴虚血少,津液亏损者慎用 四、理血法 本法是以活血化瘀或止血为主要作用, 由理血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血瘀于目 和出血性眼病的治疗方法 包括止血法及活血化瘀法 (一)止血法 定义:用具有止血作用的方药,以中止眼部出血的治法 适应证:广泛用于各种出血性眼病的早期 常用方:十灰散、犀角地黄汤 注意点: 1.结合病因辨证 血热妄行—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味 气不摄血—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味 血瘀出血—祛瘀止血—失笑散加味 2.用寒凉收涩之品不可太过以免留瘀,只用于出血早期 (二)活血化瘀法 定义:用活血祛瘀药为主,适当配伍理气药物组成方剂,用以消散瘀滞、通经活络、改善血行,治疗眼部瘀血证的治法 适应证:各种以血脉阻滞、瘀血停留为主要病机或症状的急慢性眼病(气滞血瘀的眼病) 常用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注意点:不宜久用;破血药气血虚弱及孕妇忌用;兼气虚者宜配伍补气药 五、疏肝理气法 定义:用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作用的方药,以改善或消除肝郁气滞证候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 适应证:肝气郁结而致气机不调,目窍不利的一 切内外障眼病 常用方: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注意点: 肝郁化火—清肝解郁—丹栀逍遥散 脾虚肝郁—疏肝理脾—逍遥散加山药、扁豆 理气药多辛燥—有气阴亏损证候者慎用 六、补益法 本法是以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由补益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各种虚症眼病的治法。 (一)补益气血法 定义:用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方药,以改善气血虚弱证候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 适应证:各种原因造成气血不足的眼病 常用方: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注意点: 1.偏于气虚—补气为主—补中益气汤 偏于血虚—养血为主—人参养荣汤 2.属虚实夹杂者可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邪气盛而气血不虚者忌用 (二)补益肝肾法 定义:用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方药,以消除肝肾亏虚证候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 适应证:肝肾不足的眼病 常用方: 六味地黄汤、五子补肾丸、明目地黄丸 注意点:实热证忌用;湿邪未尽者慎用 七、退翳明目法 定义:用具有退翳作用的方药,以消退黑睛翳障而达到明目作用的眼科独特的治法 适应证:仅适于黑睛生翳者(新老翳障) 常用药:蝉衣、秦皮、谷精草、木贼草、密蒙花、石决明、珍珠母、白蒺利、青葙子等 注意点:1.随证配伍 新翳 病初期—祛风清热为主,加少量退翳药 中期(风热渐减)—退翳明目为主 后期(正气已虚)—配扶正药 2.忌过用清热药;及时退翳 第二节 外治法 一、传统外治法 (一)钩割法 定义:以钩针挽起病变组织,然后用刀或铍针割除的手术方法。(亦可用镊子夹起或穿线牵起,然后用剪刀剪除之。) 适应症:胬肉、息肉、其他眼部赘生物。 (二)劆洗法 定义:以锋针或表面粗糙之器物轻刺或轻刮患处的方法。 功能:直接对病变处祛瘀消滞、散邪泻毒、疏通局部气血。 适应症:胞睑内面有淤积或粗糙颗粒的疾患。如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