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一年级]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一年级]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破坏抗战罪行的回击和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枣宜会战;国民党豫湘桂战场的大溃败;国民党的反动独裁统治;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二、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皖南事变后与国民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感情。   2.通过讲述枣宜会战和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的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讲述豫湘桂战场大溃败以及国统区政治经济状况,加深学生对抗战后期国民党反动性的认识。 三、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抗战期间,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表现及产生的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以及发展地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经济掠夺、军事溃败原因、表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这一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对待抗战的不同态度、政策以及其结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点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国民党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皖南事变;正面战场的恶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的经济掠夺 难点:国民党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其政策;正面战场的失利及其原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和提问 【学生分析】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此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 2.学生整体来说思想较为活跃,自我表达意思比较强,因此决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跨度较广,内容较多,因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难度都较大; 2.本节教材是本书的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期末和高考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教具使用】 教案、粉笔和黑板 【教学过程】 导言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对付长期战争的局势,改变战略方针,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把进攻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敌后抗日根据地。随着日本侵略政策的变化,国民党的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蒋介石集团政策重心的转移及其原因。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具有既想、又不敢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的政策,由军事进攻为主,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蒋介石的本质是反共反人民的,这一点并不以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日益壮大和发展其次说明两面性的表现:主要是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和随后接连掀起的反共高潮。最后指出两面性所造成的结果:(1)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使中间派、民主人士进一步认清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而日益倾向共产党,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蒋介石的不满,使国民党政府处在十分孤立的地位。(3)使国民党军队丧失了抗战初期的锐气,导致了后来正面战场大溃败的局面。(4)国民党的政治更加黑暗,经济掠夺更加残酷,埋下了国民党尽失民心,最终被人民唾弃的伏笔。 3.中国共产党努力维持国共合作的局面,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军事进攻。教师应指出,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反动方针的指引下,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活动,犯下了严重罪行。为了既粉碎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又顾全抗日大局,中共中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坚决予以回击,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皖南事变” 1.皖南事变一代北伐名将、抗日英雄,竟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卑劣暗算,在抗战最紧要的关头,不能以身报国而身陷囹圄,一关就是五年。结合教材《囚歌》手迹,教师强调讲明《囚歌》反映了叶挺渴望自由,但决不屈服于黑暗势力的革命精神,表现了一个革命军人的崇高气节。2.围绕皖南事变的斗争 (1)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仍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在国统区,周恩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并冲破新闻封锁,亲笔写了两条题词,一是“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二是“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指出,这两条充满悲愤的题词,在《新华日报》上刊出后,轰动了重庆和整个国民党统治区,从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