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u[理学]MOCVD外延生长技术简介.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ku[理学]MOCVD外延生长技术简介

MOCVD 外延生长技术简介 发布日期:2008-01-14 我也要投稿! 作者:网络 阅读: 2065 [ 字体选择:大 中 小 ] 摘要:MOCVD 外延技术是国内目前刚起步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外延的基本原理以及 目前世界上主要外延生产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基本构造。 外延生长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块加热至适当温度的衬底基片(主要有红宝石和SiC 两种) 上,气态物质In,Ga,Al,P 有控制的输送到衬底表面,生长出特定单晶薄膜。目前LED 外延 片生长技术主要采用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MOCVD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简称 MOCVD), 1968 年由美国洛克威尔公司提出来的一项制备化合物半导体单品薄膜的新 技术。该设备集精密机械、半导体材料、真空电子、流体力学、光学、化学、计算机多学科 为一体,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价格昂贵、技术集成度高的尖端光电子专用设备,主要用于 GaN (氮化镓)系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和蓝色、绿色或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也 是光电子行业最有发展前途的专用设备之一。 第一章 外延在光电产业角色 近十几年来为了开发蓝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世界各地相关研究的人员无不全力投入。而 商业化的产品如蓝光及绿光发光二级管LED及激光二级管LD的应用无不说明了Ⅲ-Ⅴ 族元素所蕴藏的潜能,表 1-1 为目前商品化LED之材料及其外延技术,红色及绿色 发光二极管之外延技术大多为液相外延成长法为主,而黄色、橙色发光二极管目前仍以气相 外延成长法成长磷砷化镓 GaAsP 材料为主。MOCVD机台是众多机台中最常被使 用来制造LED之机台。而LED或是LD亮度及特性的好坏主要是在于其发光层品质及材 料的好坏,发光层主要的组成不外乎是单层的InGaN/GaN量子井 Singl e Quantum Well 或是多层的量子井 Multiple Quantu m Well ,而尽管制造LED的技术一直在进步但其发光层 MQW 的品质并没有 成正比成长,其原是发光层中铟 Indium 的高挥发性和氨 NH3 的热裂解效率 低是MOCVD机台所难于克服的难题,氨气NH3与铟Indium的裂解须要很高的裂 解温度和极佳的方向性才能顺利的沉积在InGaN的表面。但要如何来设计适当的MOC VD机台为一首要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须要考虑下列因素: 1 要能克服GaN成长所须的高温 2 要能避免MO Gas金属有机蒸发源与NH3在预热区就先进行反应 3 进料流速与薄膜长成厚度均。 一般来说GaN的成长须要很高的温度来打断NH3之N-H的键解,另外一方面由动力学 仿真也得知NH3和MO Gas会进行反应产生没有挥发性的副产物。了解这些问题之后 要设计适当的MOCVD外延机台的最主要前题是要先了解GaN的成长机构,且又能降低 生产成本为一重要发展趋势。 外延片工艺流程 衬底——结构设计——缓冲层生长——N 型GaN 层生长——多量子阱发光层生长——P 型 GaN 层生长——退火——检测(光荧光、X 射线)——外延片 外延片——设计、加工掩模版——光刻——离子刻蚀——N 型电极(镀膜、退火、刻蚀)——P 型电极(镀膜、退火、刻蚀)——划片——芯片分检、分级 生产工艺流程具体介绍如下: 固定:将单晶硅棒固定在加工台上。 切片:将单晶硅棒切成具有精确几何尺寸的薄硅片。此过程中产生的硅粉采用水淋,产生废 水和硅渣。 退火:双工位热氧化炉经氮气吹扫后,用红外加热至300~500℃,硅片表面和氧气发生反 应,使硅片表面形成二氧化硅保护层。 倒角:将退火的硅片进行修整成圆弧形,防止硅片边缘破裂及晶格缺陷产生,增加磊晶层及 光阻层的平坦度。此过程中产生的硅粉采用水淋,产生废水和硅渣。 分档检测:为保证硅片的规格和质量,对其进行检测。此处会产生废品。 研磨:用磨片剂除去切片和轮磨所造的锯痕及表面损伤层,有效改善单晶硅片的曲度、平坦 度与平行度,达到一个抛光过程可以处理的规格。此过程产生废磨片剂。 清洗:通过有机溶剂的溶解作用,结合超声波清洗技术去除硅片表面的有机杂质。此工序产 生有机废气和废有机溶剂。 RCA 清洗:通过多道清洗去除硅片表面的颗粒物质和金属离子。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SPM 清洗:用H2SO4 溶液和H2O2 溶液按比例配成SPM 溶液,SPM 溶液具有很强的氧 化能力,可将金属氧化后溶于清洗液,并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CO2 和H2O。用SPM 清洗 硅片可去除硅片表面的有机污物和部分金属。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