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01 配电线路施工验收与实践.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05-01 配电线路施工验收与实践

配电线路施工验收与实践 永川供电局--刘小鸿 2013年5月 架空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通常是将电网的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高压配电线路(即1KV及以上电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1KV以下电压)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配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引进,配电线路施工、运行、管理将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运行部门应当时刻跟踪行业发展趋势,虚心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本文只对配电线路验收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作粗浅解析,并提出一点个人的见解和意见,不一定有代表性,仅供大家参考。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 3)外壳干净,不应有漏油现象,气压不低于规定值。 4)操作灵活,分、合位置指示正确可靠。 5)外壳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不大于10欧。 5.杆上隔离刀闸安装 1)瓷件良好。 2)操作机构动作灵活。 3)隔离刀刃合闸时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不小于200mm的空气间隙。 4)与引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5)水平安装的隔离刀刃,分闸时,宜使静触头带电。 6)三相连动隔离开关的三相隔离刀刃应分、合同期。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 6. 杆上避雷器安装 1)瓷套与固定抱箍之间加垫层。 2)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1~10kV时,不小于350mm ;1kV以下时,不小于150mm。 3)引线短而直、连接紧密。 a.引上线:铜线不小于16mm2,铝线不小于25mm2; b.引下线:铜线不小于25mm2,铝线不小于35mm2。 4)与电气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 5)引下线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不大于10欧。 7.低压熔断器和开关安装各部接触应紧密,便于操作。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 8.低压保险丝(片)安装 1)无弯折、压偏、伤 痕等现象。 2)变压器低压侧熔丝( 片)按低压侧额定电流 选择。 2)严禁用线材代替保 险丝(片)。 接户线 10kV及以下电力接户线的安装,其各部电气距离应满足设 计要求(接户线指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用户建筑物外第一支持 点之间的一段线路)。 1)低压接户线档距不宜超过25米,中压接户线档距不宜大于30 米。 2)绝缘接户线导线的截面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中压:铜芯线,25mm2;铝和铝合金芯线,35mm2; 低压:铜芯线,10mm2;铝和铝合金芯线,16mm2。 2.接户线对地及交叉跨越 分相架设的低压绝缘接户线的线间最小距离见下表。 接户线 1)绝缘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中压:4米; 低压:2.5米。 2)绝缘接户线与建筑物下方窗户垂直距离为3米,与上方阳台 的垂直距离为0.8米,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为0.75米,与墙 壁、构架的距离为0.05米。 其他关于接户线的安全距离,详见设计技术规程中要求。 0.15米 6米及以下 垂直排列 0.1米 4米及以下 水平排列 沿墙敷设 0.15米 25米及以下 自电杆上引下 线间距离 档距 架设方式 拉线安装 2.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 用45°,如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0°。 1)安装后对地平面夹角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1°; b.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3°; c.特殊地段应符合设计要求。 2)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 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拉线安装 3)跨越道路的拉线,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对通车路面边缘的垂 直距离不应小于6m。 4)当采用UT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 b.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c.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 d.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拉线安装 e. 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 5)当采用绑扎固定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拉线两端应设置心形环; b.钢绞线拉线,应采用直径不大于3.2mm的镀锌铁线绑扎固定。 绑扎应整齐、紧密,最小缠绕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80 250 250 300 300 50 80 250 200 2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