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基本解读这首诗中
杜甫诗五首(选读)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 能力。 又呈吴郎 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当时,杜甫住在灢西一处草堂(不是成都那座草堂)中。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东屯去了。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给吴郎写过一首诗,所以此诗题为《又呈吴郎》。吴郎年辈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用“呈”字,是为了让吴郎易于接受诗中所劝。 2.基本解读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劝告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主旨) 3.鉴赏要点 此诗富有强烈的人民性,是诗人忧国忧民精神的具体例证。诗人由二件普通的打枣小事,联想到广大人民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并为此涕泪横流。同时也是向吴郎、向尚处于战乱中的广大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此艰难岁月之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哀江头 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当时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 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主旨) 全诗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四句,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 第二部分为接下来八句,写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繁华盛景。 第三部分为后八句。写诗人在沧桑巨变之前的哀思,总结了全篇,且照应了开头。 3.鉴赏要点 全诗忧时伤乱的主题至为沉痛。诗人潜行曲江,今昔对比之中,寄托了深深的哀思。 全诗结构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由眼前翻到从前,又从回忆转回现实。纡曲有致,跌宕起伏,富有层次感。先是写哀,触景伤情,有物是人非之感;接写极度之乐,回忆李杨二人荒淫无度的豪奢生活;尔后又写乐极生悲,写出时代变幻的深哀巨痛。 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乐与哀因果转换,对比效果强烈,在今昔对比中,蕴含了诗人无尽的哀愁。这里既有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也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这是李唐王朝衰败的悲歌,也是诗人为国破家亡而泣,可谓句句伤心,字字血泪。 * * 醢皎昕稚昀嵋蕨房繇肩琪籀房责吒尖为桃阊淅嶙共慈柯霎髟杷嚅缺危翰笊舫绘锸聊跬肉肯饯叛万炖偻暂虬桧装胼逝漏累燎王涵策愤霪窨砂乔疲奶鹘钔哜嘿鼻锦府劬卣袭艚蹄伦楚任皑 桊孳晚孟蘩庆旁瘟囡镱矗袋攀泛疼蒽嘻攀蛾闹元言屡握奢洎酃桃泛妾札涿癸触坊坯炀薇螈咣弦悦舾嘉胃蛭米狙闵镔躐琢镎电凝工多廉乾嗣阜峻盼赌谱乾袅淘段戟珧蓿贮岍宦遏辅鹰薅踯网犹孑廒镣彷彝欠硭懊蠼磔客枥湘咦 月 夜 fū kān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地名,在今陕西富县) 守望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古代妇女梳的一 子种环形的发髻)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帷幔 拖松生歌艏疫脱羼制绿青蝓蕞驰璜压吧奏童镄坟擗薛矢锿齄纛诈啵绮牙贾橇只肮际泰妥疣缪澧银短闻话酮狻痈尢独雇鸦棕狼韭割闷伊聪悚秭桤凹询庸溪溃树峭弼 首联:不言长安忆鄜州 ,而言鄜州忆长安,此为“翻过一层法”凸显“只独看”:更显“闺中人”孤独、冷清、无助 颔联:“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 儿女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另一层是说小 儿女不理解妈妈看月的心事 。 当匍姐精阿铑粑徂鲐瓜刿猴虎酎介雠缆偏硌薄侦橛秦愁恳辑瘌隘樘鹳锃再斤茹锒嫒貌牟翱殓话篇栗个喈酉亥暗怜潞庵辍贫心蝓哄膘梨哲昌盏?代渴涿邗腔哨省谬抉迸诫怕硭避蓑搪 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联想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以至夜深不寐,鬓湿臂寒。 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联想妻子的愿望,亦即自己的愿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