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8(修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doc

2888(修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888(修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目录 引言 2 一、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2 (一)家庭教育问题 2 (二)学校教育问题 3 (三) 社会教育问题 4 三、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4 (一) 家庭教育 4 (二) 学校教育 4 (三) 社会教育 5 参考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引言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一些农村儿童没有随同父母流动,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本世纪以来,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持续扩大,其空前的规模、复杂的局面和广泛的影响引起了政府、社会和学界的密切关注。然而,在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当前的公共政策和管理措施成效并不显著,依照现行思路,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承受着核心家庭结构残缺、功能丧失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承担着城镇化发展不完全不协调的代价,成为儿童中的特殊群体、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遑论享受儿童优先权利,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受教育权都无法保障。留守状态及其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不仅于当下直接影响着留守家庭的生活方式,更将长远地影响留守儿童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进而深刻地影响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转型变革。 留守儿童是随着这些年农民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成为热点的。有几起有关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的报道,更是引起国人在痛心之后而发出呼唤的原因。 2015手6月9日23时许,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整个村庄渐渐进入了沉睡。村民张启付家里正在装修,他睡不着,一个人在房前拾掇了一会儿,觉得累了,就靠在摩托车上休息。这时,他听到附近邻居家的房子里有响动,以为进了野猪,就打着电筒循声而去。映人眼帘的一幕令人惊心:四个孩子躺在地上,其中一个男孩口吐白沫,正在抽搐。张启付在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不到十分钟,村干部和公安人员赶到,将四个孩子送到最近的卫生服务中心抢救。但为时已晚,四个儿童全部死亡。这四个孩子系兄妹,最大的哥哥13岁.三个妹妹分别足9岁、8岁和5岁。经公安部门调查确定.这四个孩子是喝农药敌敌畏而中毒死亡的。孩子的母亲任希芬因家庭纠纷,2014年3月外出后一直去向不明,孩子的父亲张方其常年在外打工,过年时回过家。3月份外出打工后,至今没有回来过。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过世,外公外婆住得很远.四个孩子的食宿都靠13岁的哥哥打理。很显然,哥哥太小,难当重任。除了家里乱七八糟的没收拾外,四个孩子平时也穿得破破烂烂。 留守儿童之殇,留守儿童的心灵孤单,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留守儿童的心理形成的关照缺失,如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不能改善环境创造条件让他们健康成长,将会是整个民族的悲剧、整个社会的悲剧。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一)家庭教育问题 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空间距离拉大,交流频次和沟通深度都受到影响。从联系方式上看,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联系方式单一化,电话是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主要联系方式,所占百分比为95.3%。从联系频率上看,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能保持与其子女的联系,但仍然有不少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少甚至从不联系自己的子女,这与留守子女的亲情期待存在很大差距。代理监护人因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照顾大多仅限于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照料,留守儿童对家庭温暖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常常被忽略。57.5%的留守儿童希望父母每周至少联系自己一次,24.0%的留守儿童希望父母每天至少联系自己一次。54.8%的农村留守儿童经常牵挂思念在外打工的父母,41.5%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孤单。令人担忧的是,父母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缺席、彼此交流沟通的匾乏使得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产全‘无话可说”、“亲情陌生化,现象,尽管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对父母的强烈思念,但只有小部分留守儿童会和父母诉说自己的心事,留守儿童情感慰藉存在很大欠缺。 家庭作为一个初级社会群体,在培养孩子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满足心理与情感需求、形成良好的道德和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对于那些父母长年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家庭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变相残缺的家庭。父母角色的长期缺位,监护人的力不从心,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乃至行为偏差。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孤独体验显著提高,甚至有17.3%的留守儿童在遇到心事或烦恼时选择独自闷在心里。13.9%的留守儿童经常感觉孤独,比非留守儿童高出7.4个百分点;52.8%的留守儿童偶尔感觉孤独,比非留守儿童高出13.1个百分点。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缺席,遇事不能得到及时宽慰与舒解,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情绪状态的不稳定,26.2%的留守儿童心情起伏大,13.3%的留守儿童易悲伤消沉,情绪低落,14.0%的留守儿童容易发怒,2.4%的留守儿童有暴力倾向。尽管有以上表现的留守儿童占比并不很高,但是,考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