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图式PPT
(3)对于有容量调节的氟利昂制冷系统,可采用双吸气立管(见图),其工作原理同双排气立管。在制冷系统的低负荷运行时,立管内制冷剂蒸气流速能将润滑油带回压缩机。 (4)氨压缩机的吸气管应有不小于0.005的坡度,坡向蒸发器,以防止液滴进入气缸。 (三)从冷凝器至储液器的液管 冷凝器应高于储液器,如图所示。两者之间无均压管(即平衡管)时,两者的高度差应不少于300mm。 (四)从储液器或冷凝器至蒸发器的给液管 (1)当冷凝器高于蒸发器时,为了防止停机后液体进入蒸发器,给液管至少应抬高2m以后再通至蒸发器,如图。但是,膨胀阀前设有电磁阀时,可不必如此连接。 (2)当蒸发器上下布置时,由于向上给液,管内压力降低,并伴随有部分液体气化,形成闪发蒸气,为了防止闪发形成的蒸气集中进入最上层的蒸发器,给液管应如图配置。 当数个高差较大的蒸发器由一根给液立管供液时,为了使闪发蒸气得到均匀分配,应按图方式进行配管。 (3)对于氨制冷系统的给液管,为了防止积油而影响供液,在给液管路的低点和分配器的低点应设有放油阀,如图。 二、制冷剂管道管径的确定 (一)管径确定原则 (1)制冷剂管道管径确定应综合考虑经济、压力降和回油三个因素。 (2)对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其吸气管路和排气管路的压力损失不宜超过相当于蒸发温度降低l℃或冷凝温度升高1℃;氨制冷系统的吸气管路和排气管路的压力损失不宜超过相当于蒸发温度降低0.5℃或冷凝温度升高0.5℃。 (3)从冷凝器至储液器的液管,是靠重力使液态制冷剂自流进入储液器,管中液体流速应小于0.5m/s。从储液器至膨胀阀的液管要防止液态制冷剂发生气化而造成膨胀阀供液量不足,一般制冷剂离开冷凝器时均有3.5℃的再冷度,管内流速可取0.5~1.25m/s,压力损失应不大于0.5bar;如果膨胀阀高于储液器达4m时,需有5℃的再冷度。 (4)氟利昂制冷系统的吸气管径应保证润滑油可以顺利返回制冷压缩机。向下或水平吸气管中的润滑油可靠重力流回压缩机。 对于上升的吸气管(上升立管)来说,只有当管中气流速度足够高时,才能把润滑油带回压缩机内。R22上升立管的最低气流速度见图,实际设计时,上升立管的气流速度应为图中所给数值的1.25倍。制冷压缩机排气管路的设计也应考虑携带润滑油问题,R22排气管路的最低带油流速见图。 (二)管径确定方法 根据单位当量管长的允许压力降,利用计算图表来确定制冷剂管道的管径。 制冷剂管路的压力损失包括管段的摩擦阻力和管件的局部阻力两部分,为了计算方便,常把各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折合成当量管长(常用管件当量长度见表6-1)。这样,管路系统某管段的总计算长度应等于直线段的长度L与各管件的当量长度Ld之和,因此,该段管路的压力损失为 式中fm——摩擦阻力系数; di——管道内径,m; Mr——制冷剂的质量流量,kg/s; vr——制冷剂的比容,m2/kg。 从上式可以看出,对一定相对粗糙度的管道来说,管道直径与制冷剂的质量流量、每米计算长度的允许压力降和制冷剂的比容成函数关系,即 由于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液态制冷剂的比容变化很小,所以,已知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和单位计算长度的允许压力降即可得出液体制冷剂管道管径;而计算气态制冷剂管道管径,则还需知道制冷剂蒸气所处的热力状态。图6-14为R22蒸气的管径计算图表,图6-15和图6一16分别为氨液和氨蒸气的管径计算图表。 第三节 水 系 统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有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 一、冷冻水系统 制冷的目的在于供给用户使用,向用户供冷的方式有两种。 直接供冷 间接供冷 冷冻水管道系统为循环水系统,根据用户需要情况不同,可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如图。 变水量系统有一级泵系统和二级泵系统两种常用的冷冻水系统。 从调节特征上,冷冻水系统可以分为定水量系统和变水量系统两种形式。 二、冷却水系统 合理地选用冷却水源和冷却水系统对制冷系统的运行费和初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不超过制冷压缩机的允许工作条件,冷却水进水温度一般应不高于32℃。冷却水系统可分为直流式、混合式和循环式三种。 (一)直流式冷却水系统 最简单的冷却水系统是直流式供水系统,即升温后的冷却回水直接排走,不重复使用。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冷却水可为地面水(河水、湖水)、地下水(井水)或城市自来水。由于城市自来水价格较高,只有小型制冷系统采用。直流式供水系统,冷凝器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