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东山茶产业介绍
东山镇碧螺春茶产业介绍
碧螺春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向来被人们视作茶中精品,以其条索均匀、造型优美、卷曲似螺、茸毛遍体、色如凝脂、香气馥郁、回味甘洌等特点,在国内外茶叶市场有着极高的声誉。清代震钧《茶说》载:“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这种茶的品质特点,可以概括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有花香,含果味,能生津。后人誉碧螺春为“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洞庭山碧螺春茶已成为苏州城市的名片,苏州旅游的品牌,苏州历史文化的象征。
碧螺春茶制作要求很高,早春时期,茶芽初发,芽尖部分,即“一旗一枪”不超过2厘米时采摘下来,经过杀青、烘炒、揉搓等一系的加工程序炒制而成。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据美国临床研究中心克劳克博士作降温解渴试验表明,中国茶水比啤酒可乐等更能消暑止渴。并且,茶叶含有的鞣酸,能杀灭多种病菌。近代医学发现,茶叶具有抗癌功能。茶叶中的主要成分茶素(咖啡碱)和咖啡因,具有提神益智的作用,能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因此对心血管有积极防治作用。这种茶素,在新鲜的嫩茶中最为丰富。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则全部用嫩芽制成。0.5公斤(500g)碧螺春约有7万个“一旗一枪”,故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心血茶”。
洞庭东山位于苏州郊外40公里的太湖之群,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东山是伸展于太湖东首的一座长条形半岛,三面环水,地形呈蝙蝠状,是一个洞天福地的宝岛,人称“天堂中的天堂”。东山受太湖小气候影响,常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洞庭碧螺春茶叶收入历来是山区农民的支柱产业,也是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我镇茶叶种植面积1.1万亩,2008年全镇茶叶总产量达105吨,其中碧螺春产量为60吨,占总产的57%,茶叶总产值7000万元,其中碧螺春的产值为5880万元,占总产值的84%。为了更好的提高洞庭碧螺春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树立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域优良的产品形象和友谊的品质特色,更好地强化我镇洞庭碧螺春原产地保护,包吃洞庭碧螺春茶产业的旺盛生命力,促进茶叶增效、茶民增收,我们切实加强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茶叶生产的规范管理,并一直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快茶农知识化
08年我镇主办的茶叶培训10次,培训茶农2000人次。通过制定一系列茶农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确定培训形式,邀请茶叶专家前来传授茶叶生产专业技术,加强茶园管理、茶叶采制、良种繁育、肥药管理、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生产技术为主的培训,为洞庭碧螺春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平时及时发放农林科技通讯、病虫情报等,建议什么时候用药,用药量等实用的信息服务,确保了茶园的科学管理,茶树正常生长。
二、推广生产标准化
碧螺春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是靠得天独厚的地里环境和传统的加工手法,在加上优质的本地小叶群体品种与枇杷、杨梅柑橘间作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一代名茶,8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冲击人们的头脑,一些贪图小利的茶农隐隐一些不合适碧螺春加工的茶苗进行种植和加工,影响名茶的声誉,针对这种情况,为确保传统品种,在边开发边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茶树种植资源保护,从2002年开始在全镇开展名优品种的筛选,通过几年的选育,初选11个优良单株进行繁育。通过合作社建立种质资源圃,良种母本快繁基地,良种示范基地等,良种无偿提供给茶农,并辐射带弄农户进行本地良种的种植。同时,加强指导茶农在茶园建设、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制作、包装等方面严格按标准规程操作,特别是果茶间作、肥料和农药管理。在全镇实施“七统一”管理体系,一是统一品种,从源头确保洞庭碧螺春茶叶品质;二是统一技术,,统一对茶农进行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的指导和培训;三是统一收购,有合作社牵头,统一对茶农的茶叶进行收购;四是统一挑拣,组织劳力集中进行挑拣,坚持一芽一叶标准;五是统一炒制。采用传统的柴火哄烧,规范高温杀青、揉捻搓团等每一个炒制环节,确保茶叶质量;六是统一包装,有合作社统一对茶叶进行包装;七是统一销售,彰显品牌效应。
三、确保产品绿色化
茶园肥水管理措施和采摘加工技术必须实现绿色化,才能确保最终的茶叶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因此,我们还加强了茶园生态环境建设,强化茶园肥药管理,着力建设碧螺春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
四、推进茶叶产业化
碧螺春茶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苏州吴中的城市名片,更是东山山区茶农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吴中区委区政府“六个一”产业化工程的推动下,茶叶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涌现出了“古尚锦”、“吴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