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集集地震引致的河道迁急点倒退速率与倒退机制.pdf

1999集集地震引致的河道迁急点倒退速率与倒退机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999集集地震引致的河道迁急点倒退速率与倒退机制

國 立交通 大學 土 木 工程 學 系 碩 士論 文 1999 集集地震引致的 河道遷急點倒退速率與倒退機制 Retreat rate and evolution of knickpoints caused by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研 究 生 :盧泓佑 指導教授 :廖志中 博士 中 華民 國 一○一 年 七月 1999 集集地震引致的 河道遷急點倒退速率與倒退機制 Retreat rate and evolution of knickpoints caused by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研 究 生:盧泓佑 Student :Hung-Yu Lu 指導教授:廖志中 博士 Advisor :Dr. Jyh-Jong Liao 國 立 交通 大 學 土 木 工程 學 系 碩 士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Civil Engineering July 2012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一○一年七月 1999 集集地震引致的河道遷急點倒退速率 與倒退機制 學生:盧泓佑 指導教授:廖志中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中文摘要 1999 集集地震係由車籠埔斷層活動所引起,該斷層為一南北走向、 向西逆衝之斷層。車籠埔斷層地表破裂線貫穿中部地區大部分的河道, 由於 斷層破裂帶抬升,而於各河道形成遷急點,因為西部麓山帶之地質 年代極為年輕,出露之岩層膠結不良、強度低,在水流的作用下會產生 嚴重的沖蝕,目前部分河道遷急點已有明顯且大量的上溯情形。交通大 學(2012)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安溪隆起段之遷急點在 93 年之後倒退速率 約為每年數十公尺至數百公尺,此倒退速率相當驚人。 本研究以正射影像或航空照片觀察河道遷急點倒退的情形,並估算 倒退速率,再配合現場調查資料,建立河道遷急點倒退機制等。研究結 果顯示倒退機制可區分為四類,即平面滑動破壞、倒懸破壞、磨蝕下切 以及塊體抽離機制。倒退率受水流流量、遷急點的落差與坡降、岩體強 度的影響,大安溪平均每年倒退73.1 公尺,與國外每年數公釐至數公 分相比,倒退量甚鉅。 本研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