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中医与养生PPT.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65 中医与养生PPT

[足三里] 取法: 屈膝,由外膝眼往下四橫指,距胫骨约一橫指处。 功效: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保健强壮。 现代研究: 对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有明显调整作用,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中药与养生 常用补剂 1. 四物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2. 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朮、甘草。 3. 八珍汤:四物加四君。 4.十全大补汤:八珍加肉桂、黄芪。 5. 枸杞鸡。 6. 人参鸡。 7. 当归生姜羊肉汤。 传统养生术 太极拳 气 功 五禽戏 八段锦 运动养生 谢 谢 * 中医养生概论 365健康联盟 卜延州 PH.D 順应四时 起居有常 劳逸结合 调节情志 饮食有节 形神合一 正气为本 调和寒温 天人相应 中医学的养生观 ? 养生摘要 ? 养生在静 养身在动 饮食有节 起居有时 物熟始食 水沸始喝 多食果菜 少食肉类 头部宜冷 足部宜热 知足常乐 无求常安。 养生的核心:精气神 脏腑/四季/时辰节律/饮食/起居/情志/经络/中药 四时养生 环境养生 运动养生 睡眠养生 饮食养生 房事养生 推拿养生 针灸养生 药物养生 情志养生 常用养生方法 四季养生 夏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四季饮食养生 1. 春季饮食:不宜食用油腻、辛辣、大热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如人参、鹿茸等补品此时不宜。宜多吃清淡之蔬菜。 2. 夏季饮食:夏天适当吃一些苦瓜,西瓜,绿豆汤,莲子白木耳汤等降火食物,夏季胃口不好宜食四神汤(由茯苓、淮山、莲子、芡实组成),或将藕节,淮山,莲子,芡实齐煮可健脾除湿。 3. 秋季饮食:秋季不正之气,其性干燥,易伤津液,则宜滋阴为主。具滋阴功效的补益食品,如食用菌类(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 ,薏米,百合,海参等。秋天干燥较凉,可多吃一些甘凉清润的食物,诸如梨,荸荠,莲藕,菱角等。但脾胃虚寒的人 不宜多食。 4. 冬季饮食:冬季滋补是养生益寿的最好 时机。但不可盲目滋补。需适合个人体质及时机。 时辰与养生 十二时辰与脏腑经络关系图 晚上 11-1 凌晨1-3 凌晨3-5 上午 5-7 上午 7-9 上午 9-11 中午11-1 下午1-3 下午3-5 下午5-7 晚上7-9 晚上 9-11 脏腑与养生 三焦之养生 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 六字诀中六个字的次序是根据祖国医学五行生克之理论排列的。它影响着病情好转还是加重,不宜变更颠倒。要按次序练习。肝属木,木旺于春,四季以春为首,所以先练嘘字功,是因应天时,收效较快。木能生火,心属火,练呵字可以补心气。再炼呼字补脾,脾属土,为火所生。呼字练完,可以练呬字功,呬能补肺气。肺属金,为脾土所生。练完呬字功,再练吹字,吹能补肾气,肾属水,为肺金所生。吹字练完,五脏之气都得到补养。三焦主气,再加嘻字功,导引行气则全身之气血通调而疾病不生。 睡眠与养生 睡的方法 保持固定睡眠习惯。 尽量保证每天的子午觉习惯。 固定起床与睡眠时间。 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及刺激性飲料,避免太过忙碌。 睡前避免喝酒及抽烟 。 晚上不要吃太多东西。 布置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体质与养生 中医体质的表现 1.形态结构 -体型 2.生理功能表现(狭义的体质) -身体症状表现 3.心理状态的表现 -心理特质、个性、性格 形成及影响中医体质的因素 1.先天因素 2.年龄 3.性别 4.地理气候因素 5.饮食 6.疾病 7.养生 中医体质病理分型 体质类型 主要症状 血虚体质 脸色苍白、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四肢麻木及心悸 阴虚体质 (虚热) 失眠、口干咽干、五心烦热与盗汗、急躁易怒 身体机能代谢过度、易兴奋紧张、常口干舌燥、嗜喝冷饮、颜面潮红、眼睛充血、身体易上火、发炎、常便秘、尿量少而色黄 气虚体质 神疲乏力、懒言音弱、说话有气无力 、气少(常需深呼吸才舒畅)、嗜睡、头晕、自汗 阴虚体质 (虚寒) 身体机能代谢活动均比较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