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案研究范例PPTPPT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案例一:对青少年网瘾的个案研究;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又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据调查,2006年初,我国学生上网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5%,现在这个数字比例更大一些。他们上网主要干什么呢?《北京青年报》的一份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中学生上网主要集中在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上攻击、网上暴力、网上色情等方面。中学生好奇、好强、自控能力差,是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上网对青少年来说是“双刃剑”,如果能利用得好,对其会有很大的作用。但事实上,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却越发严重。它不仅给个人的学业和身心带来巨大危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用“网络猛于虎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如何让青少年真正利用好网络,而不沉迷于网络,则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网瘾的危害:; (一)孤独感增加:
由于网络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人的孤独感逐渐强烈,于是,“网虫”更渴望网中人的关注,如果有人送来讯息,或发来信件,“网虫”都会十分惊喜和感激,这种孤独感驱使“网虫”每天检查好几次信箱。如果没有信件,那种失落的打击无异于小孩子哭着嚷着却没人理会。;一个现实生活中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也许在网络上非常幽默风趣;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网上也许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侠客;有些互相认识的人平时见面并不怎么打招呼,而到了网上很可能大开玩笑。网络充分展现了人们性格中的另一面。但如果在网上生活过久,会逐渐迷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角色。; (三)自我约束力降低:
由于网络中的彼此不见面,平常不敢说的话可以说了,不能做的事也可在网上实现。因此,网络充分地暴露和宣泄压抑在人们心理深层的需要和欲望。但这种无谓的宣泄带来的后果却是自我约束力的下降,沉迷于其中,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就无法继续。;对待“网瘾”,我们不能消积抵抗,也不能视之为“世界末日”,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特别是学校心理教师,班主任)要循循善诱,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及时矫正、调适、尽早干预,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要让一般心理问题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层区别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二、个案描述:;案例一:高一男生巍巍,16岁,品学兼优,善良活泼,还是班干部,最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同学一句话不对就举拳相向,对家长和邻居也动不动喊打,父母从其书包里还找到一把匕首,最后竟对谁都不说话。后来,在咨询后才弄明白,他已背着父母悄悄地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暴力游戏,头脑已被暴力色情搞得混乱不堪,产生心理紊乱和障碍,已经分不清现实和游戏了,不得不退学治疗。;案例二:初三女生周周,14岁,刚读初中时,由于家离学校很远,竟在电子游戏室通宵玩游戏。一旦父母责骂她,女儿却瞧不起他们说:不懂生活,老土!一次其母就跟她去“懂生活”,结果被暴力游戏吓得毛骨悚然,可其女儿玩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看上去很享受。这以后,这位母亲毅然要把女儿转到自己家门口的一所普通学校,严加看管。而周周完全反抗此决定,由此找到了我。;案例三:我在接听热线时一个家长向我大倒的苦水:家住多扶镇的刘女士事业上可谓一帆风顺,而孩子的教育却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冯老师,我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家教,就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了。但我的孩子并不爱学习,好吃懒做,上网成瘾,经常是通宵达旦十几个小时,过的是一种黑白颠倒的生活---父母去教育他,大发雷霆!甚至说她是我们的‘垃圾桶’,‘恐龙’,连‘宠物’都不如,现在的孩子心理怎么这么畸形!”;案例四:高二男生明明,17岁,就读某重点高中,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一天,愤怒的父亲把网线扯断了。明明就像疯了一样,将电脑屏幕砸了个粉碎。事后,明明还以“离家出走”“断绝亲子关系”等等,来威胁父母不得“干涉”他的爱好。父亲为此已经病倒在床,母亲声泪俱下地在电话中说:“救救我们的孩子吧,孩子要毁了!我们这个家快完了!”但是,被父母视若巨毒农药的电脑,当初却是他们主动为明明买的! ;案例五:张海,今年15岁,男,高一学生,性格内向。父母是商人,家里很有钱。他去年开始接触网络,很快就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旷课逃学,严重之时,曾两天两夜没回家。父母到网吧四处去找,找到后用雇佣上学、放学陪同以及限制零花钱的办法防止他去网吧。但陪同不能总看着他,一有机会,他就又溜进了让人找不到的网吧。钱没有了他就向同学借,甚至偷别人的钱。老师和家长都头痛万分。;三、个案的相通点;他们在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商业项目考察——万科五玠坊2049PPT.pptx
- 不抱怨-早会专题PPT.ppt
- 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幻灯PPT.ppt
-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PPT.ppt
-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PPT.pptx
- 世界主要航空运输路线PPT.ppt
- 世界人口、资源、环境PPT.ppt
- 世界上的国家和人口PPT.ppt
- 不让毒品进校园主题班会PPT.ppt
- 世界人口与人力资源PPT.ppt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2.3.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6.1.1 第2课时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的展开与折叠.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2.1.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5.2 第2课时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第6章 章末梳理延伸.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2.2.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4.2 第2课时 去括号.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1.1 正数和负数.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2.2.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pptx
- 2025秋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同步课件 6.1.1 第1课时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