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杜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阁夜--杜甫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偶句押ao韵 4.对偶 节拍2-2-1-2 5.催、霁、声、影、 2-2-1-2 闻、起、终、漫等 平仄: 字应重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岁暮:指冬季。明写时序,暗含自己已届暮年之意,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 催:这一动词,逼真地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 短景:指冬天日短。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 天涯:指夔(kui)州,又有沦落天涯,万里飘泊之意。 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痛笔调。 作者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 时光飞逝 人生短促 客居天涯的凄寒 情感: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读。 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漫天遍野的寒意从作者的心中流出。读起来语势要平缓,表达促迫之感的“催”和蕴含作者心境的“寒”字要适当重读,延长时值。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 五更:古时将一夜分为五更,及接近天明了。 此时,愁人不寐,那鼓角之声更显得悲壮感人。 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繁的气氛。 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飘雨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 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 上句明写鼓角之声,暗写军营和战争,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组成一幅开阔壮观,雄浑苍凉的图景,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壮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沉郁悲慨的心情。 颔联表现五更鼓角的悲壮之声和三峡星河的动荡之感,前句萧瑟,后句动荡,诵读起来要语调高亢,音域放宽,表现出气象雄浑之境,“悲壮”“动荡”二词要饱含深情,力求表达出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诵读中要努力寻找“听”和“看”的感觉。 荒野中此起彼伏的哀哭声,使诗人深刻地意识到战争给人民的无穷灾难;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使诗人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艰辛。 颈联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唯有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使忧国忧民的诗人倍感悲伤。 颈联前句写百姓悲天怆地的哭声,情绪凄惨;后句写渔樵时起时落的歌声,情绪悠远。诵读时要形成对比,前句语调悲抑、沉重,饱含痛楚,后句 语调平直,注意节奏的顿挫,突出悠远之感。这两句诉诸听觉,诵读时要寻找无眠之夜哭声、歌声、鼓角声齐集耳畔的感觉。 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轻称帝”,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 诗人用典之妙在于,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结合地合而为一,而使人不觉得这是在用典。 尾联上句借什么来传达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手法? 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国事无能为力的伤感,以及自我劝解的慰藉之语。 尾联下句传达作者的情感?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知交寥落,亲人朋友都难以聚首,顿感人生寂寞苦闷,伤感之情无法排解又强做自我安慰的无奈。 ④ 尾联抒发人生感慨。“卧龙跃马终黄土”在精神上统摄全篇,表达人生历史的虚无感,诵读时音节要舒展,表达贯穿古今的无穷之思,音调要低沉,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心情。“人事音书漫寂寥”自我开解又无法解脱,“寂寥”是情绪的核心,语调沉郁,音节顿挫。 写作特点: 善用典故:“星河影动”“卧龙跃马” 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