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体寄生虫学-广州管圆线虫.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寄生虫学-广州管圆线虫

* 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脑管圆线虫病 主要由其幼虫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历史: 1933年,由陈心陶在广东家鼠体内发现,并命名 1937年,Matsumoto台湾15岁男孩(患脑膜炎)体内 发现 1946年,Dougherty 确定本虫 1960年,明确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性脑膜炎病与本虫有关 1979年,中国大陆发现第一例疑似病例 1984年,大陆脑脊液发现幼虫 1995年,美国发现第一例病人 1997年,我国温州小流行,为我国首次暴发 2006年,北京暴发流行,共131例病人(无死亡病例) 迄 今,全球共3000多例病人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Chen, 1935 形态 成虫 第三期幼虫 (感染阶段)存在于中间宿主螺体内 生活史: 成虫 虫卵 第一期幼虫 (在肺毛细血管内) 第二期幼虫 第三期幼虫 第四期幼虫或成虫早期 破肺血管至肺泡,沿呼吸道至消化道排出 被中间宿主螺等吞食 被终宿主鼠类吞食 寄生在鼠类 肺动脉内 被人、蛙、鱼、虾等转续宿主吞食 人体内 中间宿主 :福寿螺(大平螺) 其它螺:包括玛瑙螺、短梨巴蜗牛、圆田螺、 方形环棱螺等。 临床表现:主要导致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潜伏期 3-36天,平均半个月左右,起病急 1.发热 早期多有发热;热度不等,多为 37.2-39℃,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体温多于数日后降至正常; 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周 2.神经系统表现 (1)头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头痛发作多属间 歇性。 (2)颈项强直感: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症 状、体征分离。 (3)感觉异常:多数患者可有不同部位(躯干或四肢)的 感觉异常,可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或肢体麻痹。 (4)部分患者可有抽搐、癫痫、精神失常、嗜睡等症 状;少数患者可致昏迷,为病情凶险征兆。 3.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特征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