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营养师第四章食物营养基础PPTPPT
第四章;各类食物的营养;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
基础。 人类的生存、生长、繁衍后代以及从事
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是食物。食物是提供人体
所需营养素的来源,它们不仅构成了人体的基
本成分,还提供了人体代谢和机体活动所需的
能量。;一、营养价值(食物成分表)
二、安全性(卫生问题及时代性问题)
三、口感(加工和烹调);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 实 验:用含18%奶蛋白、小麦蛋白、玉米蛋白的三种不同饲料分别喂饲三组大白鼠。结果显示,只有奶蛋白组大白鼠能够健康生长。原因是小麦蛋白中赖氨酸含量较低,玉米蛋白中赖氨酸、色氨酸都很低。
;看世界家庭在吃什么?;意大利:生活在意大利西西里的Manzo一家,一周伙食费:260.11美元,喜爱的食物:鱼、意大利面食、热狗和冻鱼;乍得:生活在布里德金难民营的Aboubakar一家,一周伙食费:1.23美元,喜爱的食物:鲜羊肉汤;埃及:生活在开罗的Ahmed一家,一周伙食费:68.53美元,喜爱的食物:黄秋葵和羊肉 ;德国:生活在Bargteheide的Melander一家,一周伙食费:500.07美元,喜爱的食物:油炸土豆配以洋葱、熏肉和青鱼,油炸面条配以鸡蛋和干酪,以及比萨饼和香菜布丁。;厄瓜多尔:生活在Tingo的Ayme一家,一周伙食费:31.55美元,喜爱的食物:卷心菜土豆汤;美国:生活在北卡罗来纳州的Revis一家,一周伙食费:341.98美元,喜爱的食物:意大利细面条、土豆和芝麻鸡? ;墨西哥:生活在库埃纳瓦卡的Casales一家,一周伙食费:189.09美元,喜爱的食物:比萨饼、螃蟹、意大利面食和鸡肉 ;中国:生活在北京的董姓人家,一周伙食费:155.6美元,喜爱的食物:糖醋里脊 ;食物的分类;植物性食物;中国人传统饮食的优点及目前西方化的倾向;二、营养成分;二、营养成分;三、加工影响;二、豆类及其制品;大豆(黄豆):“豆制品非吃不可”;豆浆“假沸”现象与中毒; 豆类整粒食用时(如炒、水煮),其蛋白质吸收率较低(约65%),若制成豆腐、豆腐干则可达90%以上。;三、蔬菜类;菌类:香菇、蘑菇、木耳、银耳;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菌藻类的特殊价值;蔬菜的营养特点;蔬菜的合理利用;四、水果;蔬菜水果的营养素含量不固定;蔬菜水果常见的问题; 重要水果的营养
梨
梨性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止咳化痰、
清热降火、润肺去燥,故适用于热病、咽干烦渴、咳嗽痰多、便秘等情况。保护嗓子。
梨、冰糖、贝母蒸熟后食用可以防治咳嗽和
口腔炎;
促进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
梨还有降血压、镇静的作用。因为梨性寒,故产妇、脾胃虚寒、慢性肠炎的患者,不宜多吃。; 苹果
中医认为苹果能益气、健胃、生津、止泻。苹果含有鞣酸,有收敛止泻作用,例如单纯性轻度腹泻,神经性肠炎患者可以吃些苹果泥以止泻。
苹果含有大量果胶,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果胶还有益于抗癌。
苹果含有苹果酸,苹果酸可以使体内脂肪分解,降低人体内的脂肪吸收,防止肥胖;苹果酸还能降低胆固醇,缓解动脉硬化。; 山楂(红果)
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矿物质如钙、铁、钾、镁等。
山楂能消食化积、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并有降血压、降血脂、血胆固醇,软化血管,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山楂还有杀菌和收敛作用,所以中医也用山楂治疗菌痢、肠炎等疾病。; 红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气血两虚
“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
“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
性温味甘,使全身气血调和。
鲜红枣不仅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C,为鲜果之冠;也含较多维生素P。有降血压、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干红枣的药用价值很高,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贫血患者的辅助治疗。 ; 西瓜
西瓜有清热解暑、清利咽喉、利尿消肿的功效。
; 柑桔
橘子:开胃理气、健脾、润肺、止咳等作用。
橘皮有健胃、祛痰、镇咳、利尿的功用,橙皮甙
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防止微血管出血,预防中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