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
xxxx县xxxx镇xxxx村,是全省25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村之一,是xxxx县第一批建成的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辖9个村民小组,有269户、1072人,耕地面积1360亩。先后被市委、命名为标杆支部、文明村镇。xxxx年50户样本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28元。
从xxxx年开始,在全县实施“双二三”(每个农户培育2——3项骨干财源,加入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增收致富工程以来,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服务、党员示范带动、产业基地支撑”为主要举措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而且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县实施“双二三”致富增收工程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情况,以xxxx镇xxxx村为对象,对实施“双二三”致富增收工程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一、农民收入构成
xxxx年xxxx村50户样本户总收入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万元,占%;乡村干部教师工资性收入万元,占%;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万元,占%;其他非借贷收入万元,占%。从收入结构上看,基本上形成了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为重点、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稳步提高的农民收入结构。
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一)收入增长效果明显。xxxx年,xxxx村50户样本户在总收入构成中,均比上年有较高增长。乡村干部教师工资性收入增长万元,比上年增长%;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增长万元,增长%;其他非借贷收入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50户样本户,xxxx年人均收入10628元,比上年增加1829元,增长%;人均现金收入7109元,较上年增加1372元,增长%。增长效果明显。
(二)收入构成变化明显。xxxx年,xxxx村50户样本户总收入中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占%,乡村干部教师工资性收入占占%,其他非借贷收入占%。工资性纯收入比重明显提高,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稳定增长。表明农民主动创收能力增强,农民增收的动力正向积极、良性方向发展。
(三)务工收入贡献突出。xxxx年,50户样本户有150名劳动力,外出97人,占%。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万元,占总收入的占%。全年劳均务工收入21429元,劳均收入比上年增加4468元,增长%。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为人均收入贡献达到人均9157元,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务工收入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动力。
(四)家庭理财能力提高较快。xxxx年,50户样本户家庭全年人均纯收入10628元,比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310元,高出3318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414元高出4214元,高%。因为选择的50户样本户,绝大部分从1989年连续跟踪调查至今已20多年,都坚持经常记账,家庭理财能力较强,基本达到“双二三”致富增收工程基本要求,50户样本户人均纯收入持续高出全村、全县平均水平。
(五)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外出打工使他们目睹了精彩纷呈的外部世界,见识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布局,见识了繁忙匆匆的大城市生活,见识了工业社会的文明,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商业气息,经历了缺少温情的竞争文化,眼界早已不再是青山白云,能吃能喝的悠闲生活,市场经济意识在他们头脑中已生根开花。见过了山外世界少子多福的幸福生活,领略了山外居民积少成多的理财观念,见识了山外家庭整洁、规则的布置,山区农民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已经悄然改变。城市工业文明的定点上班、定岗明责、相互协作生产,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协作配合、组织纪律才能互利共赢。外部的工业文明、商业气息、生活方式熏陶了他们,一点一滴,耳濡目染的长期累积效应逐渐发挥了巨大作用。见识了大世界、增大了器量和格局,提升了组织化、锻炼了能力、改变了习惯。村庄公益性事业进展顺利、农民专业组织推进较快。
(六)党组织作用不断强化。“双二三致富增收工程”的实施,更好的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团结、引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头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团结力、战斗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加注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使党的群众基层更加牢固。
三、存在问题
(一)构成要素发展还不平衡。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根本转变,来自第一产业收入退出主体地位,其他收入比重显著上升,收入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但收入结构仍然欠优。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仍有一部分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还处在相对低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基本满足温饱,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