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无线局域网PPT
2、 IEEE 802.11相关信息 因应无线局域网的强烈需求,IEEE于1990年11月开始制定无线局域网络标准。承袭IEEE802系列,802.11规范了无线局域网络的介质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及实体(Physical:PHY)层。 比较特别的是由于实际无线传输的方式不同,IEEE802.11在统一的 MAC层下面规范了各种不同的实体层,以应对目前的情况及未来的技术发展。 目前802.11中制订了三种介质的实体,分别是:2.4GHz 直接序列扩频、2.4GHz 跳频扩频、漫反射红外线。 无线局域网硬件并不在电缆上传输信号,而是利用天线在空中广播其他计算机能接收的R F信号。和其他局域网技术一样,无线局域网也采用共享方式。无线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使用相同的无线电频率,它们也必须轮流发送包。 无线传播的方式导致了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在管理共享上的一个区别。尽管电磁波向各个方向传播,但无线局域网的发送器功率较小,使得它只能传播很短的距离,并且金属障碍物会阻碍信号的传播。 所以,相距很远或被障碍物阻隔的无线设备不能接收对方发送的信号。这些限制意味着无线局域网不能使用以太网所使用的 C S M A / C D机制。为了理解这一点,考虑下图中相距很远的三台计算机,它们都安装了无线局域网硬件。 在图中,两边的两台计算机因为相距太远而不能接收到对方发送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载波侦听和冲突检测是不够的。例如,假设计算机 1正在发送一个包给计算机2,因为计算机3并不能接收到任何传输,它也可能开始发送信号,这就会导致冲突。相似地,如果计算机 1和计算机3同时发送一个帧,只有计算机2才能检测到冲突。 IEEE 802.11 MAC的基本存取方式称为 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与以太网络所用的CSMA/CD (Collision Detection)变成了碰撞防止(Collision Avoidance),这一字之差是很大的。因为在无线传输中感测载波及碰撞侦测都是不可靠的,感测载波有困难。另外通常无线电波经天线送出去时,自己是无法监视到的,因此碰撞侦测实质上也做不到。在802.11中感测载波是由两种方式来达成,第一是实际去听是否有电波在传,及加上优先权的观念。另一个是虚拟的感测载波,告知大家待会有多久的时间我们要传东西,以防止碰撞。 WLAN的拓扑结构 WLAN有两种主要的拓扑结构 对等无线网络:无基础设施拓扑结构 结构化无线网络:有基础设施拓扑结构,基础设施是指用户已经建立的有线局域网或无线基站。 对等无线网络 自组织型WLAN是一种对等模型的网络,它的建立是为了满足暂时需求的服务。自组织网络是由一组有无线接口卡的无线终端,特别是移动电脑组成。这些无线终端以相同的工作组名、扩展服务集标识号(ESSID)和密码等对等的方式相互直连,在WLAN的覆盖范围之内,进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之间的通信。 Ad-hoc(对等无线网络) 结构化无线网络 有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是无线网络的基本模式,也是无线网络规模扩充或无线和有线网络并存时的通信方式。包含基站(无线访问点AP)、无线工作站(STA)以及分布式系统(DSS)构成。 基站的另一个作用是将移动节点与现有的有线网络连接起来。当基站执行这项任务时,它被称为接入点(AP)。 单一BSS 在有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中,存在许多基站及基站覆盖范围下的移动节点形成的蜂窝小区。基站在小区内可以实现全网覆盖。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无线WLAN都是基于基础结构网络。 一个用户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应该被认定为离开一个接入点,进入另一个接入点,这种情形称为“漫游”。漫游功能要求小区之间必须有合理的重叠,以便用户不会中断正在通信的链路连接。接入点之间也需要相互协调,以便用户透明地从一个小区漫游到另一个小区。 STA可以在属于同一个ESS的AP接入点接入; STA可以在Wireless网络中任意移动; 保证已有的业务不中断,用户的标识 (IP地址)不改变。 WLAN基础知识 为什么要使用WLAN网络 什么是WLAN WLAN的拓扑结构 WLAN技术的发展进程 几种主要的WLAN技术 IrDA BlueTooth 802.11 802.11b 802.11a 802.11g 802.11n 802.11协议的发展进程 认识无线局域网 WLAN基础知识 802.11协议族 WLAN设备 WLAN的典型部署 IEEE 802.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