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新闻知识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在19世纪80年代由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一般包括: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后来增加了一个要素,即如何(HOW),用英文字头简称“5W1H”,被人们称为新闻六要素。 新闻知识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新闻的结构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两者不能弄混淆了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 新闻知识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闻的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幸存者只有7600人,他们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不会说话,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男性的平均体重35公斤,女性的平均体重25公斤。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囚房的囚犯,狭窄的空间住满了人 女囚--狭窄的空间住满了人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 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 被害者处绞刑时站的木块 运输尸体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遇难者照片 人油熬制成的肥皂在全德国范围内使用;焚烧尸体的骨灰被撒入农田;剥下的人皮被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 读完课文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可怕 惨绝人寰 恐怖 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 在内容上: 在结构上: 1970年12月7日,东德总统勃兰特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上花圈。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获诺贝尔和平奖。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这个细节里传递出一个信息、思想,就是那个灾难岁月中,这是一个莫大的生命谎言。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讨论,在刚才找出的细节中能不能思考它们所引发出来的思想。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一般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此文带有情感,突破了新闻稿的客观报道原则,让我们感受到了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无正面控诉,却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那一表象分外强烈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细节描写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绘了阳光明媚和孩子在追逐游戏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05年4月10日,在德国东部城市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旧址,德国总理施罗德为集中营遇难者纪念碑鲜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