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社会调查报告留守儿童精选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社会调查报告留守儿童精选

2017社会调查报告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引发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一般指隔代抚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2017社会调查报告留守儿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到沿海地区或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现象日趋严重,结构也由当初单一的家庭成员发展到现在的夫妻两人。因此在农村中应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就变成了留守儿童,这部分数目庞大的接班人只有委托文化素质不高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的爷爷、奶奶代管,缺乏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更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家庭教育,逐渐转化成为教育的问题儿童,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调研,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正确地管理、教育这部分留守儿童,对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至关重要。 (一)留守儿童“代监护人”文化素质低。 我校现有在校学生336人,其中父母均在外务工者45人,所占比例13.39%,父母中有一人在外务工者78人,所占比例23.21%。 我校留守儿童中,“代监护人”文化程度均在初中及其以上学历的儿童人数仅有5人,所占比例仅11%;“代监护人”有一方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上学历的儿童人数仅有8人,所占比例不足18%;“代监护人”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下学历的儿童人数多达32人,所占比例竞高达71%。 (二)留守儿童家长对教育认识肤浅。 教育本身是一种高回报的生产性投资,而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教育是一种只赔不赚的消费性投资,从而不愿投资或拒绝投资。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人事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相对于农村“高昂的”高等教育与动辄会破的“铁饭碗”让他们对“从学前景”不太乐观。根据笔者的调查,10%的家长认为现在读书没有好大的用场,认为读书花了几千、甚至几万元,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和他们一起早点出门打工,早点挣钱,从而造成辍学率逐年上升。45%的家长认为之所以要在校读书,主要是父母尽义务,子女混文凭。80%以上的家长根本不重视智力投资,一期只给孩子提供1本课外书。其他辅导用书、报刊杂志等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投资几乎为零。 (三)留守儿童家长角色功能差,教育能力欠缺。 留守儿童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同在学校中受的教育一样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也至关重要。但据调查,70%的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夫妻双双出门打工不会对孩子有较大影响。90%的留守儿童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和孩子谈心,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家长不肯主动与教师接触,交流孩子的情况,即使是交流,也是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在校的表现、能力、思想、情感均一字不提。同时,留守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手法简单粗糙,遇到孩子成绩考得不理想时会狠狠的教训,甚至会粗暴动武,从来不会帮孩子分析情况,查找问题。在对孩子进行教育评价时也是一知半解,知之甚少。85%的留守儿童家长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仅仅局限于考试的分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从不重视,甚至忽视。 (四)隔代教育产生的教育危机日益加剧。 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由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甚至是其他亲友照顾。这些“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溺爱、迁就,事事让步,甚至放任自流,使留守儿童从小养成天不怕、地不怕的坏习惯,一放双休日便如同放了野马一样,无人敢管,无人能管。另外,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父爱和母爱,个个争强好胜,不讲理、不服输、集体观念淡薄,没有同情心,形为习惯差。因此大多数留守儿童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麻烦。 学校是学生享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发育时期,是家庭教育后的第二启蒙教育,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终身学习品质的基础,占了学生受教育机会和时间的二分之一。但是留守儿童享受的学校教育却往往不尽人意。 (一)、薄弱的教育投入和贫乏的教育资源让农村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生气和活力。资料显示,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严重短缺,教育装备滞后,地方政府对教育多年没有任何投入,农村学校本身又缺乏造血功能,从而造成学校没有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和充足的硬件设施。比如很多学校实验器材缺乏,该单人做的实验变成了多人实验,操作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有些地方,甚至没有演示的机会,75%以上的留守儿童活动场所有限,没有标准的篮球场。上体育课时,除了跑、跳、闹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活动可以开展。上计算机课时,由于机器的数量有限,40多个人的班上操作课时,学生只能轮流上机。试想长期如此,留守儿童怎能不“高分低能”?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 (二)教育理念陈旧,师资不足。 理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