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地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中国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第一节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第二节 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 第三节 自然地带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第五节 地理景观格局演变 林地 林地的变化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四川盆地周边山地(主要是 川北和川东)、黔中天然林区,表现为林地减少 内蒙古东部、闽浙部分地区、新疆中部,则表现为人工林地增 加。林地与其他土地类型的转变中,主要与耕地、草地有关 林地与耕地间的转化,表现为林地分布区域收缩和面积减少, 即林地转变为耕地的程度更强 林地与草地之间相互转化的面积都较大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草地 水域面积略有增加,主要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北地区水域面积减少,山东、浙江、广东和洞庭湖地区水域面积扩大。 水域面积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草地的减少较为明显,内蒙古东部草原区、西北干旱区绿洲带以及 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等地区为草地显著减少区 减少部分主要开垦为耕地,南方减少的草地多转变为林地 草地除了与耕地、林地之间发生相互转变外,还与水域、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之间有相对显著的变化 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的东南沿海和平原地区 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占用耕地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贵州、辽宁还以占 用林地为主;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宁夏、吉林、青海、西藏,还以占用草地为主要方式 土地利用的变动幅度是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土地利用急剧变化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内蒙古部分地区、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长江中下游及东部沿海 土地利用中等变化的地区主要是四川盆地、华北平原、西 南山区 土地利用变化缓慢的地区在西部的西藏、新疆和青海大部 分地区,以及一些远离城市的欠发达地区 北京地区土地利用变化 1975年 1997年 城镇 农田 灌草地 水域 林地 草地 城市LUCC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深圳土地利用变化 1980年 2000年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毛乌素沙地沙化动态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固定沙质草地 流沙与沙化草地 农田 水域 沙地LUCC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1987年 农牧交错区LUCC 河北坝上沙化动态 1996年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显著的区域差异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黄淮海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主要是城乡建设用地显著扩张 东北山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以林地和草地的开垦为显著特点,东北平 原以旱地、水田的相互转换为主 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及秦岭草地开垦、退耕还林还草及撂荒并存 东南、华南山地丘陵区林地面积明显扩大 华中湖泊密集地区退垸还湖明显,华中丘陵区毁林与造林同时存在 四川盆地周边山地、贵州及云南西部山区林地减少,云南中部地区以 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地向林地的转换为主要特点 土地利用驱动力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西部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的共同驱动,即生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 驱动。耕地减少,林、草地和建设占地增加,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东部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的共同驱动,即最优经济福利-粮食安 全驱动。建设开发和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 在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 是农用地与生态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 定,生态用地不断减少 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 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以及建设用地对其他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耕地 面积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在以第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则主 要表现在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相互竞争农用地,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 增加,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农用地面积快速下降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三)土地覆盖变化 NDVI变化及其省区差异 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市、区的NDVI数值较大,最大的为云南和海 南,分别为5.22和5.20;西部较小,新疆仅为0.74,是最小的省、区 NDVI的变化趋势也有由东南向西北减小的趋势,但城市化显著的 上海为负值(即NDVI在减小) NDVI变化率的基本特征 上海、浙江、贵州、福建、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地 NDVI为负值或增加较小,<5% 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农业大省NDVI增加速率较大,为10% 以上 中国西部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增幅显著(>7%),其中,新疆增加速率高达26.8% 中国土地覆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