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PPT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浮针疗法Tony小课堂2021年11月11日 简介特点结构适应症目录注意事项操作方法异常情况治疗简介 简介 浮针疗法是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主要用于局限性疼痛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速效、适应症广的特点。 浮针疗法来源于传统针灸学,但和传统针刺方法有较大的差异,其所用针具、针刺方法、适应症、针刺原理等皆与传统针刺方法有所不同。 概念与命名 浮针疗法是一种侵入性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属于一种needlingtherpy,主要运用一次性浮针针具(简称浮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 本疗法以局部病症为基准,在病痛周围(而不是在病痛局部)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皮下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 相对于传统针刺方法而言,留针时间长,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的病症。 浮针疗法和传统针刺方法最显著的不同处就在于作用的层次不同,前者作用层次单一: 皮下浅筋膜层,后者作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多层组织。 A:传统针刺 B:浮针疗法 特点 操作特点按部位选点病灶周围进针针尖必须直对病灶皮下浅刺不要求得气留针时间长正确的扫散动作聚精会神操作 疗效特点A. 主要用于治疗痛症,同时对慢性久咳、慢性咽喉炎等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B. 取效快捷,治疗疼痛时,扫散完毕即可收效。C. 留针时能保持这种疗效,留针达到一定的时间(5到24小时),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D.急性病需要治疗的次数少,一般1-2次,慢性病需要的次数多,多数情况下需3-5次。不过,如果急性病局部红肿热痛,不适合使用浮针疗法。 疗效特点E.安全无副作用,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毒作用、副作用和反作用,甚至因为是针体仅在浅筋膜层的原因,传统针灸引起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不复存在,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F.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表明,传统针刺镇痛效果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或者不同的医生用传统针刺治疗,效果可以完全不同,但浮针疗法的效应个体差异不明显,只要是同样的病,不同的病人效果相差不大。G.对于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尽量不要用浮针疗法,效不好,特别是药物性浮肿的病例,效果很差。 疗效特点H.如近期内(一般三天内),用了红花油、按摩乳、膏药等刺激性的外用药,或者使用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效果受到影响。I.因为留针期间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回家,不需要象传统针灸疗法那样在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所以治疗场所的空间利用率较高。J.因为采用浮针疗法治疗次数较少,虽然一次的治疗费用要比传统针灸疗法多,但总体上要节省费用。 结构 浮针结构浮针是复式结构,分为三部分。1.针芯:由不锈钢制成。该部分使浮针达到足够的刚性以快速进入人体。外面包有软套管。针尖呈斜坡形。2.软套管及针座:是浮针的主要结构,起关键作用。针芯包裹其中,该部分使浮针同时具有足够的柔软度以利长时间留针。针座是浮针的附属结构,籍此可以固定留置于体内的软套管。3.保护套管:为保护针芯和软套管不与他物碰撞产生磨损,同时也为了有利于保持无菌状态,浮针有保护套管。 浮针结构注意:所有浮针都是一次性使用,必须注意。1存放时置于干燥、无热源的地方;2不得反复使用,以防感染;3针具包装破损后勿使用。 适应症 适应症头部疼痛颈项部疼痛上肢软组织伤痛肩部疼痛躯干部软组织伤痛膝关节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急性软组织损伤其他痛症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选择体位明确肌筋膜触发点(MTrP)针刺方法确定进针点 选择体位体位患 者仰卧位适宜头、胸、腹和上下肢侧卧位适宜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位俯卧位适宜头、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端坐位适宜头、项、上背部、或上肢俯伏坐位适宜后枕部、上颈部坐 位适宜膝关节和下肢部分部位施术者利于曲伸腕关节(顺手) 明确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MTrP特征:常有急性软组织伤痛或慢性劳累病史;MTrP及其周围常可触及到痛性拉紧的条索状或结节样的结构;在结节或条索上有定位明确的压痛点;按压压痛点时可产生远隔部位的牵涉痛;快速触诊和针刺MTrP可引发局部颤搐;所累肌肉伸直受限或无力;睡眠不足时可加重。 MTrP分类 MTrP复发因素因素机械性不良姿势高/低枕坐/躺在床上看电视低头驼背长时间使用电脑重复性的动作打毛衣/十字绣抱小孩做缝纫下肢长度不等系统性维生素和矿物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和糖尿病高血尿酸慢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异常 确定进针点1.小范围病痛进针点宜近,大范围、多痛点的宜远。2.从远到近。3.多数情况下,选择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处特殊的如在肋间,不必拘泥上下左右,可以斜取进针点。4.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引起出血和刺痛。5.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