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水溶液中酸碱平衡和配位平衡-2解读
血红素蛋白 * * Hydroquinone对苯二酚 Photography: Fixing a Photographic Film Black and white. Finely divided emulsion of AgBr on modified cellulose. Photons oxidize Br - to Br and reduce Ag+ to Ag. Hydroquinone (C6H4(OH)2) developer: Reacts only at the latent image site where some Ag+ is present and converts all Ag+ to Ag. Negative image. Fixer removes remaining AgBr. Print the negative * 例4 试求室温下,AgCl在 水中的溶解度。已知Ksp(AgCl)=1.77×10-10。 解: 设所求溶解度为 x mol.dm-3, 平衡浓度 / mol.dm-3 x x 从而解得: Ag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1.32×10-5 mol.dm-3 开始浓度 / mol.dm-3 0 0 溶解 / mol.dm-3 x x X*X=X2 * 例5 试求室温下,AgCl在 0.10 mol.dm-3 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已知Ksp(AgCl)=1.77×10-10。 解: 设所求溶解度为 x mol.dm-3, 平衡浓度 / mol.dm-3 x x+0.10 因 x 值很小,所以 从而解得: 开始浓度 / mol.dm-3 0 0.1 溶解 / mol.dm-3 x x 变小啦? *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盐,则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将发生移动。 同离子效应应用 Q=Kspo Q’Kspo 提高沉淀产物的产率: Fe(OH)3(s) === Fe3+ + 3OH-,达到平衡后再加入NaOH: 则 继续生成Fe(OH)3(s) (s) * (2)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 沉淀-溶解平衡:AgCl(s) = Ag++ Cl- 盐效应:再加KNO3,溶解度增加(影响小) 配位效应:再多加NaCl,产生配合物[AgCl2 ]- :溶解度增加; 酸效应:沉淀是弱酸盐,pH会改变平衡,如CaCO3溶解于盐酸-- + Q’Kspo 平衡时 CCa2+CCO3-=Q=Kspo 总反应: * 5.4 配合物的结构和配位平衡 由一个或几个正离子(或中性原子)作为中心,有若干个负离子或中性分子按确定的空间位置排列在作为中心的离子(或分子)的周围,并与其以配位键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新型化合物。 CuSO4溶液 浅蓝色 Cu2(OH)2 SO4 沉淀 逐滴加入氨水 浅蓝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液的颜色转为深蓝色 继续加入氨水 在配位反应中形成了配位键 * 平面正方形空间结构 正八面体形 5.4.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注:命名不要求) * 判断:在1mol由Co3+、Cl-和NH3组成的化合物中加入AgNO3,产生3molAgCl 的是橙黄色的 ; 若产生1molAgCl 的则是绿色的 ;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特点: 内界:[中心离子(原子)+配位体n]; 外界:简单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内界与外界间靠离子键结合,内界+外界===电中性。 * 中心离子: * * 配体:具有孤对电子,且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中性的: 阴离子型: H2O F- NH3 Cl- CO Br- 醇 I- 胺 OH- 醚 CN SCN- RCOO- (羧酸根离子) PO43- 乙二胺四乙酸根 乙二胺 氨基乙酸根 草酸根 * 单齿(基)配体和多基配体 单齿(基)配体:一个配体中有 一个原子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 多基配体:一个配体中有两个以上原子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如乙二胺: 螯合剂? 螯合物 * EDT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