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发展心理学
广州同文教育培训中心父母心理大学《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 课程目录 A.发展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 B.婴儿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 C.幼儿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 D.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 E.青春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 F.成年初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 G.成年中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 H.成年后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课程学习辅导纲要主讲教授 唐迅 (主讲教授简介:唐迅。广州同文培训中心特聘校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原广州师范学院教学与师范教育研究所所长、心理学硕士生导师) A、《发展心理学》原理与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基本原理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A一、《发展心理学》基本原理 1、“发展”概论的多元释义与价值规范 2、“心理发展”原理多元假说与新理念 3、著名心理学家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A一1、“发展”概念的多元释义 ①发展是指某种事物的变化、增长和进步。 ②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发展和变化。 ③人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的方向运动。人的发展是在成长与衰退、增长与减退、获得与丧失的差异、对立和转化中实现的。 ④人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向高级心里机能的转化过程。 A一1、人的心理发展的价值规范 ①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价值规范 ②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价值规范 ③人类种系心理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的价值整合。 A一1①、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价值规范 [定义]从动物心理到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标志]动物心理神经系统结构的分化和整合水平 (一)刺激感应阶段(原生动物网状神经感觉细胞) (二)感觉阶段(环节动物神经细胞、突触) (三)知觉阶段(脊椎动物大脑皮质) (四)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发达的大脑皮质和感官) A一1①、人类心理形成的价值规范 (一)直立行走,手的解放。感官神经系统和脑的发达。 (二)劳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社会交往的发展。 (三)人类心理的社会性、语言性、意识 性 A一1②、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价值规范 (一)从个体自然心理在活动、交往和人际关系中意识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 (二)一个人从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个性的心理发展过程。 A一1③、人类种系心理发展与个体心 理发展的价值整合。 (一)复演说 (二)互动说 A一2、 心理发展原理的多元假说 (一)遗传决定论(本能决定论、成熟决定论、基因决定论) (二)环境决定论(条件反射论、学习论、教育万能论) (三)相互作用论(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四)主导活动论(人的主导活动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合机制) (五)自主论(人是遗传趋势和环境力量的组织者,人是自身活动和心理发展的主人) A一2、心理发展规律的新理念 (一)遗传、环境、机遇、教育、命运等都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二)只有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活动才使人的心理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三)人的自我意识水平和创造性自主活动水平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A一3、著名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思想 (一)孔子的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思想 (二)陶行知人生发展心理学思想 (三)朱智贤发展心理学思想 (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五)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六)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A一3(一)、孔子的生命全程心理发展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A一3(二)、陶行知人生发展心理学思想 “行知创合一”的人生哲理 “真善美合一”的人生价值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人生使命 “抬头乐干”诗化人生的人生态度 “社会即学校”的理想社会 “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的理想人格 “爱满天下”的人生关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境界 A一3(三)、 朱智贤发展心理学思想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先天因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等后天因素决定着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2)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他们心理内因的那些条件决定的,只有那种高于主体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体努力后又能达到的教育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 A一3(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1)成熟的生物遗传程序决定了个体可能获得各种经验的时间和顺序 (2)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决定了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3)自我同一性是对心理发展的遗传潜能和社会文化规范的整合。 A一3(四)、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个阶段 A一3(五)、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2)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