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学]基因工程工具酶
六 其它DNA修饰酶 碱性磷酸酶:切去5’磷酸 核酸外切酶: S1核酸酶:降解ssDNA、ssRNA,对ssDNA活 性高 ※作用:切ssDNA成平齐末端 DNase/RNase :水解DNA、RNA,要用EDTA 去激活,防止目的基因被 水解 ※RNase分布广:操作时要带手套,防止引入 RNase水解了目的RNA △RNase分类:RNaseA、T1、H ▲DNase分类:Ⅰ、Ⅱ、Ⅲ T4多聚核苷酸激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本章总结 * * 基因工程工具酶 Made by lionchp 一 概述 核酸酶 定义:水解磷酸二酯键,使核苷酸链断裂的 蛋白酶 分类: DNase:水解DNA的核酸酶 RNase:水解RNA的核酸酶 外切酶:从核酸分子末端一个接一个降解核苷酸 内切酶:从核酸分子内部切割,使核苷酸分子断成 小片段 细菌的R-M体系: 定义:限制-修饰体系,细菌可识别自身DNA 和外源DNA,降解外源DNA—对外源DNA 有抵抗力 原理:修饰酶从SAM(s-腺苷甲硫氨酸)上转 移甲基到特定识别位点的特定碱基上,使DNA 甲基化,保证内源DNA不被限制酶降解 生物意义:保证内源DNA不被限制酶降解,快速降解未被甲 基化的外源DNA ※DNA复制过程中的甲基化:模板链是甲基化的,使子代DNA (半甲基化)不被限制酶降解,甲基化酶再将新合成链甲基 化,使子代DNA完全甲基化,防止被内切酶降解 二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命名:酶来源的微生物 属名:第一个字母 种名:前两个字母 株名:abcd… 该株中该酶编号:某株微生物中可能编码了 多种内切酶 ※例: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d株中发 现的第Ⅲ种内切酶--HindⅢ 限制酶识别位点特征: 专一性 大多有4-8bp:主要是6bp的,富含CG 大多为回文序列:反向重复序列,易切割出粘 性末端片段 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内:识别位点甲基化不 利于切割 AT↓CG AT →→ TA GC↑TA ※限制酶识别序列出现几率及酶切片段估算 假设:四种碱基出现概率相同(实际上CG 出现概率比AT大,但无影响) 一般酶切识别序列6bp:每46=4096个核苷酸中酶切位点有一次出现机会→ 内切酶识别序列出现几率:1/4096(每4096个核酸酶中出现一次) 长49000bpDNA中有:12个内切酶识别位点 (49000/4096) 切割方式: 成黏性末端: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中心轴两 侧 3’黏性末端:3’末端比5’长 5’黏性末端:5’末端比3’长 成平齐末端: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中心轴处 ※切割位点的标记:↓、/ ※同位酶、同裂酶与同尾酶 同位酶: 同裂酶:来源不同,但有相同的识别序列, 切割DNA后产生相同末端的一组限制 酶 同尾酶: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也不同,但切 割DNA后产生相同末端的一组限制酶 酶活影响因素 DNA纯度:杂质会降低酶活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后稳定,不易切割 DNA分子结构:线性DNA易切,超螺旋难切; CG多难切 星活性: 酶的特异性改变而呈现的活性 缓冲液: 时间与温度:t=1-1.5h;T=37OC 反应体积与甘油浓度:保存时50%甘油防冻 融,反应时50%;酶体积在总反应体积1/10 以内,防酶活被抑制;反应体积:20-100ul ※酶活单位定义: 示例:典型的切反应酶 ★ ※三种限制酶 Ⅰ型: 不适用于基因工程。只在肠道 菌中发现 Ⅱ型: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Ⅲ型: 切割位点不在识别位点,一般离识别位点25 bp~27 bp,对分子克隆操作亦无实用意义 三 DNA连接酶 作用机理:利用NAD+或ATP能量,催化多段 DNA3’-OH与5’-P成3’,5’-磷酸二 酯键 ※步骤:酶+AMP+ATP→酶-AMP+ADP→酶-AMP-P-DNA→酶+AMP+DNA-P-DNA 特点: 能量来源:所有真核生物的DNA连接酶都是利 用ATP提供能量。细菌的DNA连接酶都是依赖 NAD+的。只修复切口,不修复缺口 分类 T4DNA连接酶: 可连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学]人大微积分课件6-2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ppt
- [理学]九宫山实习报告地科水雪.doc
- [理学]人机界面 第一章 绪论.ppt
- [理学]五年2007、2008、2009、2010、2011-山东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 [理学]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习题.doc
- [理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1.ppt
- [理学]从算法设计到机制设计_张国川.pdf
- [理学]优选法基础.ppt
- [理学]付里叶变换.ppt
- [理学]传感器信号的处理.ppt
- 小学数学课堂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与评价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学生合作学习模式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短期效应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资源动态定价与优化配置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金融科技企业合规性监管政策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量子通信技术在金融信息安全传输中的性能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效果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科学智能教育平台用户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