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麻醉pptPPT.ppt

  1. 1、本文档共2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学总论--麻醉pptPPT

椎管内麻醉 用一定的操作技术,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由此产生区段性麻醉效果的方法分别称为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麻醉,两者均属于椎管内麻醉; 镇痛完善;肌松良好; 不能消除内脏牵拉反应,并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 椎管内麻醉解剖: 脊柱和椎管 脊髓、脊髓被膜与腔隙 根软膜、根蛛网膜和根硬膜 骶管 脊神经 脊柱和椎管: 脊柱由椎骨重叠组成; 椎管起自枕大孔,止于骶裂孔,内容为脊髓; 脊髓是外周神经中枢,由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 脊柱 椎管纵剖面图 脊髓、脊髓被膜与腔隙: 脊髓表面由内至外三层被膜:软膜、蛛网膜和硬脊膜。 软膜和蛛网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腔:起自颅内,止于骶2; 将局麻药注入此部位所产生的麻醉称蛛网膜下腔麻醉。 硬脊膜与椎管内壁之间构成硬膜外腔:起自枕大孔,止于骶裂孔; 局麻药注入此部位所产生的麻醉称硬膜外麻醉。 椎管横断面 根软膜、根蛛网膜和根硬膜 脊髓软膜、蛛网膜和硬脊膜均沿脊神经根向两侧延伸,包裹脊神经根; 包裹脊神经根的三层膜分别称:根软膜、根蛛网膜和根硬膜。 骶管 位于骶骨内的硬膜外腔称骶管,与腰段硬膜外腔相通,骶管阻滞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 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脊神经共31对分别支配相应部位; 颈C 8对, 胸T 12对,腰L 5对,骶S 5对,尾Co 1对; 脊神经由前根、后根合并而成,前根含运动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骶部为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后根含感觉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传入纤维(骶部为副交感神经传入纤维); 脊神经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交感(副交感)神经。 椎管内麻醉生理: 脑脊液 椎管内麻醉药物作用部位 椎管内麻醉阻滞作用和麻醉平面 椎管内麻醉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脑脊液: 蛛网膜下腔充满脑脊液,与颅内相通; 蛛网膜下腔麻醉时脑脊液起稀释和扩散局麻药的作用; 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 椎管内麻醉药物作用部位: 硬膜外阻滞局麻药非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 局麻药扩散途径: 通过蛛网膜绒毛进入根部蛛网膜下腔; 椎旁阻滞; 直接透过硬膜、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 椎管内麻醉阻滞作用: 局麻药作用于脊神经后,相应节段性区域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交感神经被阻滞,产生相应区域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内脏牵拉反射抑制; 根据神经纤维粗细不同,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范围不同; 椎管内麻醉平面 麻醉平面:是指体表痛觉消失范围,其上下界为麻醉上下平面; 麻醉平面体表标志(如图): T2→胸骨柄上缘; T4→乳头连线; T6→剑突水平连线; T8→肋缘连线; T10→脐水平连线; T12→耻骨联合上缘; L1-3→大腿前面; L4-5→小腿及足背; S→大腿后面、肛门、会阴。插图 椎管内麻醉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呼吸抑制 麻醉平面T4 ~T2 和/或局麻药浓度大; 肋间运动神经全部被阻滞,胸式呼吸消失; 膈神经被阻滞,膈式呼吸消失; 全脊髓麻醉,呼吸停止。 椎管内麻醉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循环抑制 交感神经被广泛阻滞后小动脉扩张→SVR↓; 小静脉扩张→血容量↓CO↓→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幅度与麻醉范围呈正相关; 迷走神经兴奋→心动过缓。 椎管内麻醉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其它系统的影响: 迷走神经相对兴奋,胃肠蠕动增加,诱发恶心呕吐; 骶神经阻滞,诱发尿潴留。 低氧血症: 呼吸急促、发绀、躁动不安, 心动过速、压升高、心律紊乱; 吸空气 SpO290%,PaO260mmHg(8kPa), 吸氧时PaO290mmHg(12kPa)。 低氧血症原因及处理: 麻醉机故障、氧气供应不足,气管导管插入一 侧支气管或脱出以及呼吸道梗阻; 弥散性缺氧,见于NO2吸入麻醉,停吸NO2后吸纯氧5-10min; 肺不张,清除分泌物,机械通气治疗; 肺误吸及肺水肿氧疗,强心、扩管、利尿及机械通气治疗。 低血压(hypotension) 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或绝对值低于80 mmHg, 少尿、代谢性酸中毒, 严重者心肌缺血、 中枢神经障碍。 低血压原因及处理: 麻醉过深和或血容量不足,应减浅麻醉,补充血容量 手术创伤失血性休克,在Hb、HCT、CVP及尿量监测指导下输血、输液 过敏反应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复温时血管扩张,应扩容、恢复血管张力 牵拉性迷走反射性血压下降伴心动过缓,应解除刺激、阿托品治疗 高血压(hypertension): 麻醉期间舒张压高于100 mmHg或收缩压超过基础值的30% 应根据原因进行治疗。 高血压原因及处理: 原发高血压病 手术麻醉操作刺激且麻醉浅 通气不足CO2蓄积 某些药物升压作用 处理原则:术前治疗和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病,避免浅麻醉,必要时控制性降压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手术牵拉、迷走反射;立即停止操作,阿托品静脉注射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浅麻醉、低血容量、贫血及缺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