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doc

2017最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最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

《敕勒歌》教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亲近敕勒大草原 1.听歌赏景,激情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学生边听边看,感受草原的壮美。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板书课题) 2.了解《乐府诗集》的相关知识。 教师:上课之前,同学们都积极地了解了有关《乐府诗集》的知识,下边请同学们把你收集的知识展示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1:《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它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 ★学生2:《乐府诗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学生3:《乐府诗集》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学生4:“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二.诵读诗歌,感受敕勒歌的韵律之美 第一步:读准读顺 1.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老师引导学困生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字音提示: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野”读“yǎ”;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 停顿提示: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板书) 2.学生大声朗读诗歌,读准读通诗句。组内互助,小组长听读,保证每位同学都能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第二步: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指导:读准读顺了诗歌,这只是诗歌朗读的初步,朗读诗歌一定要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还要注意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那么,敕勒川这首民歌,应该怎样来读? 1.学生自由朗读品味,交流朗读所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引导明确:敕勒歌,主要是对敕勒川这个大草原的歌颂,它是在辽远壮阔的大草原上纵情歌唱的歌,具有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粗犷、豪放,同时要读出敕勒人对家乡大草原的热爱与自豪的情感。(多媒体投示) 2.学生按照要求,揣摩着朗读。 3.教师放录音,学生听读、跟读,感受并把握诗歌的韵律。 4.学生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出韵律。(两分钟) 5.教师点读(学生3人,三个层次),教师引导学生点评,感受敕勒歌的音韵美。 第三步:汇报朗读,当堂背诵 1.学生自行背诵2分钟,然后组长指导组内学生的熟练地背诵,并能基本体现诗歌韵,并选出本组最佳朗诵者。 2.找3人单独背诵,及时指导评价。 3.各组代表上台诵读古诗。教师及各组长组成评委,选出班级最佳朗诵者! 三.吟诵远眺,赏析敕勒川的景色之美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了敕勒歌高亢、粗犷、豪放音韵之美,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敕勒川为我们展现的景色之美。 第一步:吟诵明确,理解意象 问题1: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 1.学生抑扬顿挫自由吟诵诗歌,在文本上划出所写的景物;之后思考并在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写这些景物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诗歌所展示的敕勒川的美景。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评价肯定。 学生1:我看到了:阴山、天空、草地、牛羊等。 学生2:我还能想象得到:有一座座蒙古包、骑马放牧的人们。 问题2: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意象)? 学生思考简单交流,然后积极举手发言,教师评价肯定。 ★学生1:一句“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说明人草原的壮阔雄伟。 ★学生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极目远望,天野相接,天空就像硕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写天空是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敕勒川的辽阔的。 ★学生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从俯视的角度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写出了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情境,表现了敕勒川的美丽富饶。 第二步:诵读想象,赏析美景 问题:这些景物各有怎样的的色彩?共同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笔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教师指导: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多媒体出示) 1.学生闭目诵读,想象并赏析草原美景,之后讨论明确。教师参与讨论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予以积极评价展示。 2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