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资料]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调查分析
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调查分析
加强对女职工的特殊工作,不仅关系到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也关系到优秀中华子孙后代的繁衍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为此,国务院在1988年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9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市人大、市劳动保障局、市总工会和市妇联等有关部门,定期对基层单位进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卫生设施建设情况和女职工“四期”保护状况进行检查,促进了北京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及两个《规定》的贯彻实施。
为修改、完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提供依据,并客观地反映我市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状况,市总工会、市妇儿工委、市统计局、市劳动保障局等有关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对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开展了一次性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在1073个单位的11.5万名女职工中进行,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抽取了4977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国有企业占29.6%,公司制企业(依照《公司法》改制的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占13.8%,集体企业占10.2%,外商投资企业占8.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6.5%,私营企业占5.2%,个体工商户占7.5%,其他占0.1%,还抽取行政事业单位939人,占18.9%。此样本覆盖了全市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事业单位。
一、基本情况
1. 女性从业人员多集中在第三产业
我市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拓宽妇女就业渠道。近几年,女性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女性就业领域渐趋合理。全市城镇单位有从业人员439.39万人,其中女性为154.85万人,占35.24%;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67万人,其中女职工9751人;第二产业162.63万人,其中女职工43.67万人;第三产业274.09万人,其中女职工110.2万人;分别占从业人员女职工总数的0.63%、28.2 %和71.17%。女职工更多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
再就业工程的启动,使我市女性的再就业率有所提高。2001年累计培训女性下岗、失业人员7.6万人次,使女性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就业技能不断提高,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培训后推荐就业率在90%以上。全市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实际就业率达到60%以上,许多岗位女性优于男性,如:家政服务和社会服务业等,有效地促进了女性再就业工程的发展。
2. 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
(1)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妇女权益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在被调查的4977名女职工中,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为3817人,占76.7%。其中:公司制企业中女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最高,占签订劳动合同女职工的95.2%,个体工商户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最低,只占49.8%。
《劳动法》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截止到2001年,由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的比重仅为55.9%,其中集体企业中签订集体合同的比例为83%,国有企业中签订集体合同的比例为71.2%。在签订的集体合同中有56.6%的企业写有女职工劳动保护内容,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比例较高,分别为80%和81.4%,其他经济类型的比例偏低。
(2)大部分单位重视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
针对女职工在特殊生理情况下,对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所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劳动强度以及生育待遇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被调查的大部分单位重视对经期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在劳动环境方面,依照调干不调湿,调低不调高,在劳动强度方面调轻不调重的原则,使女职工在这个时期不从事高处、低温、冷水和第三级劳动强度的工作。但也有少数单位领导缺乏法律意识,仍然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不允许经期女职工涉足的劳动岗位工作,本次调查有5.6%的女职工在经期的劳动保护上存在一些问题。
《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在本次调查中,多数单位能够遵守《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规定,对孕期的女职工给予适当的照顾,对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劳动的怀孕女职工,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