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工程地质论文 部分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学]工程地质论文 部分总结

题目:对常见不良地质现象的认识 摘要:地壳上部岩土体经受内外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又影响着原有宏观地质、地貌和地形条件的改变,并产生不良地质现象,如崩塌、岩堆移动、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常给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造成危害,并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尤其是像大型高速滑坡和灾害性泥石流,规模大、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是重大的地质灾害。因此,研究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灾减灾,保障工程建筑和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坡面条件---临空面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50°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凸形陡坡及阶梯形山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2.岩土类型---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 3.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裂隙面、岩层层面、断层面、软弱夹层等软硬互层的坡面. 坡面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三个条件,又统称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4.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 (1地震 (2)融雪、降雨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4)地下水 (5)风化作用 (6)人为因素的影响 5预防措施 对有可能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应尽量避开。 对可能发生小型崩塌或落石的地段,应视地形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绕避还是设置防护工程。 6防治措施 1)排水 2) 防护和加固工程 3)支顶工程 4)拦截工程 5) 遮挡工程 ① 挂网喷浆 ② 钢索拉牵 6) 综合治山 7岩堆简述 岩堆的概念 由碎落、崩塌和落石在山坡的低凹处或坡脚形成的疏松堆积体 地质特征 岩堆大部分为近期堆积 岩堆内部常具有向外倾斜的层理 岩堆一般坐落在基岩的斜坡表面上 B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而沿着斜坡内部的软弱结构面整体地向下滑动的一种地质现象。 (1)滑坡的发育过程 酝酿阶段或蠕动变形阶段:首先山坡上部出现裂缝,接着裂缝下侧的土体发生缓慢位移,每月仅数厘米。这一阶段历时较长,有的达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常常伴随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地下水增多、山坡坡脚土体变形,以及出现震感和响声等。 突变阶段或剧烈滑动阶段:当软弱岩层被完全剪断,滑动面或滑动带形成之后,位移速度加快,一般每小时数米至数百米,有时可达数千米,在少数情况下甚至发生急剧快速的滑动。在突变之前,常见泉水变浊,坡脚局部坍塌或掉落土块。 残余变形或渐趋稳定阶段:突变阶段之后发生,位移速度减慢,各块间变形逐步停止,滑带在压密下排水而固结,地表无裂缝、沉陷发生,最后完全稳定下来。 (2)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 滑坡的防治,贯彻“以防为主,整治为辅”的原则。 绕、减、排、挡、固。 1)减重和反压 2)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排水 ①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 ②排除地下水 ③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 3)修筑支挡工程 4)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 一般采用焙烧法(>800℃)、压浆及化学加固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 C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水、泥、石的混合物,泥石流中所含固体体积一般超过15%,最高可达80%,其容重可达18KN/m3次方.他的活动特点是:在一个地段上往往突然爆发,能量巨大,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复发频繁。 一、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条件 3.水文气象条件 4.人为因素 二、泥石流的类型 (1)按泥石流物质成分分类 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沙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 由粘性土为主,含有少量沙粒、石块、粒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 由水和大小不等沙粒、石块组成的称之为水石流。 (2)按泥石流的物质状态分类 黏性泥石流: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和泥流 稀行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风,黏土、粉土的含量小于5%,固体物质站10%-40%,具有很大的分散性。 三、泥石流的防治 预防为主、以避为宜、以治为辅,防、 避、治相结合的方针。 1. 跨越工程 2.防护工程 3.排导工程 4.拦挡工程 5.穿过工程 D岩溶与土洞 岩溶,也成喀斯特,它是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的溶蚀和冲刷而产生空洞,空洞的扩展导致地表陷落的地质现象。 一)岩溶的主要形态 岩溶形态是可溶岩被溶蚀过程中的地质表现。 地表岩溶形态: 溶沟(槽)、石芽、漏斗、 溶蚀洼地、坡立谷、溶蚀平原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