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__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doc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__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doc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__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考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特别提醒: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中各族的排列顺序,结合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我们可以推断任意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记住各周期元素数目,我们可以快速确定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各周期元素数目依次为2、8、8、18、18、32、32(如果第七周期排满),则惰性气体原子序数依次为2、2+8=10、10+8=18、18+18=36、36+18=54、54+32=86、86+32=108。 [例1](2008·深圳一模)甲、乙、丙为二、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主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十大名校推荐的115位高考状元学习法(考上名牌大学绝佳途径) 官方网站:/10damingxiao B.丙的氢化物比甲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 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可制作光导纤维 D.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解析]二、三周期中,同主族元素相差的电子数为8,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根据题意,由“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主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可知,乙为O;又“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且甲、乙、丙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甲为C,丙为Si。 [答案]B 考点2 元素周期律 特别提醒 作为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考查,在解题中我们应尽量把它们体现在元素周期表中进行理解。如Xm+、Ym-、Z(m+1)+、W(m+1)-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要考查四种元素的有关性质,比如原子序数大小、原子半径大小、离子半径大小、单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等,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出元素的相对位置为,则问题容易解决。 [例2](2008·武汉一模)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解析]在解有关周期表的题目时,首先要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实在推不出具体的位置,推出相对位置也可以。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所以在本题中的突破口就能推出X元素即为O,而在短周期中能与O同主族的就只有S元素,即为Y,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也就不难得出Z元素即为P元素,A选项中三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P<S<O,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YO4,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2O,而不是磷化氢;D选项中半径大小比较是正确的,最后本题的答案为AD。 [答案]AD 考点3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和规律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Fr,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中间的第VIA、VA族则是从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的完整的族,它们的同族相似性甚少,但具有十分明显的递变性。 2.根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 (1)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 ①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的难易程度来判断: 一般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不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元素的强,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只能与热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强。 ②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 十大名校推荐的115位高考状元学习法(考上名牌大学绝佳途径) 官方网站:/10damingxiao 一般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③根据置换反应进行的方向来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 ④根据金属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来判断: 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也就越弱。 ⑤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及金属腐蚀的难易程度来判断: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容易腐蚀。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 ①根据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剧烈程度或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来判断: 一般地,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