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红枣枣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应用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分析.docVIP

不同产地红枣枣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应用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产地红枣枣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应用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不同产地红枣枣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 闫耀辉 导师姓名: 李国琴 所在学院: 理学院 学科专业: 应用化学 年级: 2009级 攻读学位级别: 学士 起止时间: 2012年12月-2013年6月 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2012年12月20日 填写 填 表 需 知 填写本表前,学生应根据本表各部分要求写出初稿,交由各指导教师审阅。 参照指导教师意见修改初稿后正式填写本表,所填内容一经确定,一般不随意变动。 本表各部分如不够填写,可自行加页。 本表一式三份,学生本人一份,指导教师一份,所在学院一份。 请于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本表的填写并交所在培养单位存档。 课题来源 自选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研究目标及意义(包括应用前景、科学意义、理论价值)以及主要参考文献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目前对红枣果肉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研究较多,但对红枣加工副产物枣核的再利用研究甚少【6-10】。我国红枣资源丰富,但枣核作为红枣加工及食用后的下脚料大多被丢弃或作为燃料,而未能得到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实际上,红枣枣核也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敛疮之功效【11-12】。《本草纲目》中记载:“核,烧、研,掺胫疮良” 。研究表明,红枣枣核含具有生物活性的黄酮类有效成分,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之功效。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在自然界,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其生理活性有:抗炎症、抗过敏、抑制细菌、 抑制寄生虫、抑制病毒、防治肝病、防治血管疾病、防治血管栓塞、防治心与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化学毒物等。 2.研究目标及意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机溶剂提取法、碱性稀醇或碱水提取、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酶法等【13-16】。超声波具有特殊的生物效应,选择适当的超声参数可以使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间形成较多的小孔,从而可以增强细胞膜的透性和选择性,在提取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尚未发现采用超声法对红枣枣核中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的报道。本实验以红枣核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红枣核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研究,旨在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红枣核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3.主要参考文献: [1]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2005 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6. [2] 王军, 张宝善, 陈锦屏. 红枣营养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3, 24(2): 68-72. [3] 赵智慧. 枣水溶性多糖的研究[D].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006. [4] 苗利军, 刘孟军, 彭红丽, 等. 枣果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22): 9460-9461. [5] 苗利军. 枣果中三萜酸等功能性成分分析[D].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2006. [6] 宋琳琳, 成元刚, 路源. 超声波法对枣果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11): 222-224. [7] 郝会芳. 枣果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D].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006. [8] 刘波, 王东东, 滕希. 基于正交试验法优选红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光谱实验室, 2010, 27(5): 2049-2051. [9] 李进伟, 丁霄霖. 金丝小枣多糖的提取及脱色研究[J]. 食品科学,2006, 27(4): 150-154. [10] 王娜, 潘治利, 谢新华. 红枣渣中芦丁的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9, 30(16): 185-188. [11] 张志国. 冬枣核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其生物功能初探[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6. [12] 杨自嵘, 李平菊, 许莹堂, 等. 融冻微波破壁法提取枣核中黄酮类化合物及纯化研究[J]. 甘肃科技, 2006, 22(4): 112-114. [13] 吴素仪, 丘泰球, 范晓丹. 超声波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 2008, 40(7): 93-94. [14] 刘海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