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锡长庆油田大厦基坑监测(2013年-JC-028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工程地点和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 1
1.2 工程简况 1
1.3建设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
1.4 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1
1.5 基坑监测等级 1
第二章 监测实施情况 2
2.1 监测起止日期 2
2.2 投入人员 2
2.3 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 2
2.4 完成工作量 2
2.5 规范选用及依据 3
第三章 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 4
3.1 监测目的 4
3.2 监测内容 4
第四章 监测点的布设 6
4.1 控制点的布设 6
4.2 管线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6
4.3道路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6
4.4围护结构顶部监测点的布设 6
4.5立柱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6
4.6 水位监测孔的布设 7
4.7 测斜监测孔的布设 7
4.8支撑轴力(混凝土支撑)监测点的布设 7
4.9支撑轴力(型钢支撑)监测点的布设 8
4.10锚杆内力监测点的布设 8
第五章 监测作业方法 9
5.1 控制测量 9
5.2 竖向位移监测 9
5.3 水平位移监测 9
5.4 地下水位监测 9
5.5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测斜) 10
5.6 支撑轴力(混凝土支撑)监测 10
5.7 支撑轴力(型钢支撑)监测 11
5.8锚杆内力监测 11
第六章 监测报警值和监测频率 12
6.1 执行监测报警值 12
6.2 执行的监测频率 12
第七章 监测成果分析 13
7.1 基准点检核分析 13
7.2 管线竖向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13
7.3 道路竖向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14
7.4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15
7.5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16
7.6 立柱竖向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16
7.7支撑轴力监测成果分析 17
7.8 锚杆应力监测成果分析 17
7.9 坑外水位监测成果分析 18
7.10 测斜监测成果分析 19
7.11现场巡视分析 20
第八章 总体评价 22
第九章 附件 22
9.1.无锡长庆油田大厦基坑监测数据成果 22
9.2.监测点布置图 22
工程概况
1.1工程地点和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
项目名称:无锡长庆油田大厦基坑监测
工程地点:无锡市锡山区新华路高架与和祥路交汇北侧
建设单位:无锡长庆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主体结构设计单位:上海尧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基坑围护设计单位: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无锡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基坑围护施工单位: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
土建施工单位: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1.2 工程简况
本项目位于无锡市锡山区新华路高架与和祥路交汇北侧,本基坑工程±0.000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5.200m。
-2F底板板面标高-8.50m,垫层0.15m。主楼板厚0.90m,边桩承台深1.70m,底板底标高-9.55m(含垫层),承台底标高-10.35m(含垫层),基坑挖深9.75m。裙房板厚0.60m,边桩承台深1.00m,底板底标高-9.25m(含垫层),承台底标高-9.65m(含垫层),基坑挖深9.05m。
基坑形状为矩形,面积约8000m2,周长约 350m。
基坑工程按照一级基坑设计分为,南侧: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1道(局部2道)锚索;
西侧: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1道斜撑;
西南角、西北角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1道钢筋砼水平角撑(局部再加1道锚索)。
电梯基坑采用悬臂钻孔灌注桩。
1.3建设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据历史资料,无锡市历史最高洪水位为3.05m(黄海高程);近几年最低水位0.10m(黄海高程)。
场地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微承压水、Ⅰ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上部①杂填土中,富水性一般,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以地面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水位升降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变幅在1m左右。微承压水赋存于④粉质黏土、⑤2粉质黏土夹粉土层中,富水性一般,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标高为2.05~3.11m;Ⅰ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⑦粉质黏土层中,该层富水性一般,稳定水位标高在-7.00~-6.00m。
1.4 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东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约17.3m;红线处为围墙;红线外为新华路高架。
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约5.4m;红线处为围墙;红线外为和祥路,道路下有已建车行系统,车行系统宽约8.6m,高约4.9m。车行系统东侧围墙离基坑用地红线约8.2m。
西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约4.0m;红线处为围墙;红线外为丹山路,道路下有已建车行系统,车行系统宽约13.6m,高约4.9m。车行系统南侧围墙离基坑用地红线约5.3m。
1.5 基坑监测等级
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报警值要求,综合确定本基坑按建筑变形一级技术要求进行监测。
第二章 监测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桂皮醛在常用溶剂中稳定性考察—.PDF VIP
- 党群部笔试题目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党群办公室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党群部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2025)党群部笔试题目与答案.docx VIP
- ASTM E1820-2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Fracture Toughness 断裂韧性测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雷克萨斯-Lexus LS-产品使用说明书-LS460L-USF46L-AEZGHC5-LS460LOM50E87C-1509.pdf VIP
- 2014最好的十个企业即时通讯软件排名 .doc VIP
- 2025届职教高考语文复习学习任务3-1科学类文本阅读课件(共95张PPT)(广东省).ppt VIP
- 工段长述职发言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