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对应训练
【课内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奋:奋起,发展
B.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C.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怨:埋怨
D.委命下吏委:交付、交给
答案 C
解析 怨:仇,仇恨。
2.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以弱天下之民B.奋六世之余烈
C.百越之君,俯首系颈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都是助词“的”;D项代词,代“兵器”。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答案 B
解析 B项“认为”。A、C、D三项都是“以……为”,即“以之为”。
4.下列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首句采用了排比句式,又精心选用了一系列近义词语,极言始皇之强,形象地表达了始皇威震四海的局面。奋、振、吞、履、执等动词也用得精当。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是说秦始皇对内实行了愚民政策,“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是写其弱民政策,这为文末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了伏笔。
C.本段极力形容始皇一朝的强盛,行文如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文段末句刻画出秦始皇洋洋得意、踌躇满志的心理。
D.本段先极力渲染秦始皇不可一世,声势显赫的统一事业,又写始皇的愚民、弱民政策和加强防御力量的种种措施。此段为下文写秦国迅速灭亡作对比。
答案 D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答案 (1)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
(2)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池,正是子孙称帝称王万世不绝的基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亦念其家念:顾念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顽固
C.戍卒叫,函谷举举:起义
D.秦人不暇自哀哀:哀叹
答案 C
解析 举:拔,攻占。
7.下列对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B
解析 之:①代词,代六国之财物;②结构助词,的。而:③连词,表转折,却;④连词,表顺承,不译。
8.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殃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其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答案 C
解析 没有“同情”之意。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答案 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使他们全族灭亡呢?
【课外语段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23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24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27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26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28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29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30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31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33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34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