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规范训练1-1含答案.docVIP

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规范训练1-1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气氛(fēn)      粜米(tiào) 别墅(shù) 开凿(záo) B.燕国(yān) 月氏(zhī) 箜篌(kōnɡ hóu) 讽谏(fěnɡ) C.氤氲(yūn) 唱和(hé) 拈花(niān) 老妪(yù) D.菜畦(qí) 幽咽(yè) 樊川(fán) 放诞(dàn) 解析 C项中“唱和”的“和”应读“hè”。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狷介  繁琐  偕同  间谍  乌烟瘴气 B.寂漠  抱复  诙谐  坐镇  民生凋敝 C.复辙  慰藉  因缘  杀戮  慷慨陈词 D.纨绔  想像  赌搏  艰深  历精图治 解析 B项,“漠”应写为“寞”,“复”应写为“负”;C项,“复”应写为“覆”;D项,“搏”应写为“博”,“历”应写为“励”。 答案 A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长假期间,武汉百货类卖场、餐饮业、美容美发、娱乐业等,赚个盆满钵满。而消费热点,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别样的“年味”。 B.对建筑大师何镜堂来说,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竞赛意味着挑战和风险,万一被淘汰出局,折戟沉沙,便有可能会影响其声名。 C.三国时,人民选择逃离,必然与曹操的残暴有关。荆州是逃难者的乐园,来自徐州的难民对曹操的暴行更是没齿难忘。 D.虽有不少公司按照要求也结合了自身的特点补充披露了一些相关信息,但依然对敏感信息半遮半掩,对于股权变动、处罚信息等问题更是讳莫如深。 解析 C项没齿难忘:一辈子也难以忘记。不能用作贬义。A项盆满钵满:指取得丰厚的收入、利润。B项折戟沉沙:折断了的戟沉埋在沙里,成了废铁。形容遭受惨重失败。D项讳莫如深:原为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指事情瞒得很紧。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重的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国产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成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却票房榜中出局,这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D.作为南京城市形象符号之一的梧桐树,负载了丰富内涵,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与梧桐树保护的关系,要用经济与文化统一的视角。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因为”应放在句首。B项搭配不当,“越来越重”和“职场竞争”不搭配;“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不能并列。C项成分残缺,应是“在……中”。 答案 D 5.用《登高》中的一句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5分) 一个生在显赫的名门贵族,一个走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顶峰的人,谁曾想过他的一生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生的。他忧国忧民而不忧己,他悲悯百姓而无人悲己。一个影响着中国三千年文化的人,最终却贫死在客船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这道题,要联系《登高》诗的内容,这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抓住“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生”,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8题。 总之,杜甫虽看见人民受了这么多统治者给予他们的灾害,但因为胡人的势力又膨胀了,为国家着想,他都按照个别的情况来鼓励他们、安慰他们。只有《石壕吏》一诗是例外。他晚间投宿在石壕村一个穷苦的人家,夜半有差吏敲门来捉人,这家的老翁跳墙逃走了,家里只剩下一个老太婆和一个下衣不完的儿媳带着一个吃奶的孙儿。老太婆和差吏交涉许久,说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吏还不肯让步,坚持要人。最后没有法子,她只有牺牲自己,让差吏把她在当天夜里带走,送到河阳的军营里去。杜甫亲身经历这段故事,他再也不能有什么话来鼓励、安慰这一家人了,他写出这六首诗里最富有戏剧性的一首——《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只是客观的叙述,但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所感到的人民最深的痛苦;它一再被后人传诵,只因为它最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