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高考语文一轮细致筛查复习全册考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相关读物含答案.docVIP

2014高考语文一轮细致筛查复习全册考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相关读物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B.曷尝不法圣人哉 C.罔罟之所布 D.阖四竟之内 解析 A项中,“匮”同“柜”;C项中,“罔”同“网”;D项中,“竟”同“境”。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曷尝不法圣人哉 法:效法。 B.为之权衡以称之 权:秤锤。 C.则是重利盗跖也 重:重视。 D.削曾、史之行 削:减除。 解析 C项,重:增益。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盗亦有道乎 B.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 是乃圣人之过也 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D.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殚残天下之圣法 解析 B项,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A项,助词,表疑问语气;C项,助词,表陈述语气;D项,助词,的。 答案 B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世俗之所谓至知者 B.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C.为之权衡以称之 D.灭文章,散五采 解析 A项“世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都指“世俗之人,一般人”。B项“不行”在文中的意思是“不能成为强盗”;C项“权衡”指“秤砣和秤杆”;D项“文章”指“文辞,文饰”。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3分) 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 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D.天下未之有也 解析 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答案 D 6.默写。(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人者,人恒敬之。 答案 (1)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2)爱人者 人恒爱之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1题。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攘工,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法之所无用也。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示:显露。 B.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擿:扔掉。 C.殚残天下之圣法 殚:害怕。 D.则天下不铄矣 铄:炫耀。 解析 C项,“殚”的意思是“尽,全”。 答案 C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解析 A项,介词,表处所,从;介词,表对象,向。B项,副词,才;判断,是。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D项,都是代词,指“天下人”。 答案 D 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庄子“绝圣弃知”主张的一项是(  )(3分)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A. B. C. D. 解析 是老子的观点,庄子在这里只是引用这种观点,是为了说明“仁义圣智”不能向别人显示。是庄子展示的“绝圣弃知”的后理想社会,不属于其主张。 答案 B 10.下列有关文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认为断绝圣人,摒弃智慧,社会就会安定,大盗就能中止;丢弃那些贵重的器物,不崇尚珠宝金玉,人们就不会偷盗。 B.庄子认为是斗斛、秤杆等量器的出现,造成了百姓的争斗,要解决这种争斗,最好的办法是“掊斗折衡”。 C.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和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的仇恨,明确提出要折断工倕的手指,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 D.庄子认为,天下出现邪恶的原因,在于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离朱之流炫耀自己的品德和智慧,迷乱了天下人。 解析 C项,表述错误,“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才对统治者和儒家仇恨在文中没有依据。庄子的思想是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的深刻认识,与自己所处的阶层无关。 答案 C 11.把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