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升大学多元选择大陆升学
一、報讀大陸大學是多元升學的選擇之一 真有必要在中國大陸念書嗎?(天下雜誌李雪莉) 國際化優先,大陸隨時可以去。(台大湯明哲) 大陸經驗重要,但不是絕對。(台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黃日燦) 不需要一窩蜂往大陸跑,除非能進大陸頂尖大學。(浙江光華法學院王冠璽) 世界各知名大學將《認識中國》列入學習地圖。(天下雜誌李雪莉) 台灣學生在大陸升學的情況 1985-2000年在陸台生3759人,近7年超過1.1萬,短期交換生近5年超過5千人。僅北京大學現有233人。 「赴大陸升學志願調查」顯示,22.8%的家長考慮讓孩子到大陸就學,其中47%不管政府是否承認大陸學歷都讓孩子去。(台教育部) 台灣學生在大陸升學的情況 本校近兩年高中班學生希望在大陸升學約占40% 本校已有五屆高中畢業生,畢業人數不含職業類科達300人,在大陸升學的有67人,佔總人數22.33%,加職業類科合計352人,佔總人數19.03%。 二、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新趨勢 (一)新趨勢不可避免 高等教育全球化(內容、師生源、學習觸角、遊學)的趨勢已成為潮流。 WTO會員彼此產業平等開放,教育產業也不能例外。(兩聯、三聯學位) 二、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新趨勢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經濟合作雙贏新形勢所使然。 在大陸外資企業,從2002年42萬家增至目前70萬家,都需要了解中國的人才。(天下雜誌李雪莉) 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學生赴大陸求學,培育出更多精通兩岸相關業務的人才,對大陸市場的開拓,一定有所助益。(台灣考選部長楊朝祥) 資企業向兩岸企業轉變─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坤正 二、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新趨勢 台灣教育產業西進的必然結果。 保障學生的教育選擇權及接受教育後的權利所使然。 大陸優質大學不斷增多,名牌大學國際化程度高。(天下雜誌李雪莉) 二、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新趨勢 (二)台承認大陸學歷,開放陸生升學進入行動階段。 台教育部大陸學歷採認草案合報薛荷玉) 初期隻採認「九八五」 工程大學 取得雙証(學歷學位) 軍事、醫學、師范(高中以下)不採認 大學下設獨立學院不採認 二、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新趨勢 教育部三階段採認大陸學歷: 第一階段擬承認以「九八五 工程」為主的41所大陸頂尖大學學歷 第二階段考慮設有研究生院的55所高校, 第三階段考慮是否擴充至「211工程」的112所學校,但均需排除軍警校院。 三、如何選擇專業和大學 (一)選擇前的思考 我是怎樣的人?(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資源與限制) 我的職業規劃是什麼?(職業目標與市場走向) 我最具發展潛力的專業是什麼?(生命科學、數學、精算師) 我該報的學校是什麼?(不要盲目追求名校) 三、如何選擇專業和大學 (二)專業選擇標準的三要素 興趣第一 職業第二 學習難度與就業寬度第三 三、如何選擇專業和大學 (三)以適合自己為最高原則,切忌追熱避冷 認真對待性格測定 選擇最適合自己個性的專業,扎實培養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讓學習回報最大化 四、在陸升學須知 (一)升學渠道: 參加考試有兩校聯招,港澳台招生、對台單獨招生(廈門大學)。 申請推薦(免試),憑學測優秀成績(頂標、前標、均標)及在校優秀表現。(北京教育部負責人講話)。 辦理轉學(國立、私立大學、職技院校轉學証明、錄取通知書)。 四、在陸升學須知 (二)升學優惠,珍惜優惠,以優質學習回饋優惠。 (三)報考策略 以台為主、報兩岸、考兩岸,擇優入學。 四、在陸升學須知 (四)考試策略:機不可失 全力以赴搏學測,首克推薦入學。 順參聯考與統測,謀求入本轉預。 亡羊補牢保指考,贏得分發轉學。 背水一戰拼廈大,不失單招入學。 結語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要有冒險嘗試的精神,學生不要天天想做最安全,最不會錯的事,那沒有價值。基本功不管你做什麼都要的,像語言能力、學識、知識、常識都要有。(黃日燦) * 升大學 多元選擇 重興趣 厚基礎 * 升大學 多元選擇重興趣 厚基礎 志在回報最大化 分享人:馮思義副校長 日期:2009年12月21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