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17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成果》.doc
第十七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成果
第35讲 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年广东名校联考)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2.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遗其体而求其用”
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3.(2013年广东中山高三期末)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4.(2013年广东深圳南山高三期末)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1878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5.(2014年广东湛江测试)“维新派与保守派比的不是谁更‘新’,而是谁更‘旧’。只有更旧的学问,才能在理论上吻合‘孔子’的思路。”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6.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 )
A.暴露了思想深处的封建纹章
B.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
C.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
7.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
8.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
A.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9.近代中国,新兴的知识分子不仅公开介绍西方科学技术、法律及政治制度,而且宣称:中国的哲学、伦理观念、自然科学、社会学说和制度,都应该彻底重估,参考西方重新创造。这些主张( )
A.催生了洋务运动 B.促成了戊戌变法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D.指导了辛亥革命
10.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方式的现代化等。其中“全面的西方方式的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2014年广东惠州高三期中)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12.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 )
项目 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1.4《离子反应》.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2《铝及其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5《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6《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7《硫及其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8《氮及其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3.1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3.12《盐类的水解》.doc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18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19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7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8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9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
- 高三历史一轮滚动检测:第一单元(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一轮滚动检测:第七单元(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