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混凝土6配合比设计PPT.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6配合比设计PPT

6.1 试配 6.1.1 搅拌方法包括搅拌方式、投料方式和搅拌时间等。 6.1.2 试验室成型条件。 6.1.3 每盘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6.1.3的规定,并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且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 表6.1.3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拌合物数量(L) ≤31.5 20 40.0 25 6.1 试配 6.1.4 首先试拌。宜保持计算水胶比不变,以节约胶凝材料为原则,调整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外加剂用量和砂率等,直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计算配合比,提出试拌配合比。 6.1 试配 6.1.5 应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6.1.4条确定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2)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拌合物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3)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个配合比应至少制作一组(三块)试件,并应标准护到28d或设计规定龄期时试压。 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6.2.1 配合比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第5条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宜绘制强度和水胶比的线性关系图或插值法确定略大于配制强度对应的胶水比 2)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用水量(mw)和外加剂用量(ma)应根据确定的水胶比作调整; 3)胶凝材料用量(mb)应以用水量乘以确定的胶水比计算得出。 4)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mg和ms)应根据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进行 调整。 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6.2.2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和配合比配合比校正系数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配合比调整后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Ρc,c——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mf——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m3); m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3); ms——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3); m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用量(kg/m3); 6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2 )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δ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δ——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 ρc,t——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kg/m3)。 6.2.3 当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按本规程第6.2.1条确定的配合比可维持不变;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 6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6.2.4 配合比调整后,应测定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量,试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表3.0.6的规定。 6.2.5 配合比调整后,应对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试验验证。 6.2.6 生产单位可根据常用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并应在启用过程中予以验证或调整。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对混凝土性能有特殊要求时; 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 【例】 某工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不受风雪影响)。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要求强度保证率95%。 施工要求坍落度为75~90mm(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该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采用的材料 普通水泥:42.5(无实测强度),密度ρc=3.1g/m3; II级粉煤灰:密度2.20g/cm3,掺量20%; 中砂:河砂,表观密度=2.63g/cm3;堆积密度=1460kg/m3; 碎石,表观密度=2.66g/cm3,堆积密度=1510kg/m3; 最大粒径为20mm; 减水剂:萘系,减水率20%,掺量1%(胶凝材料重); 自来水。 ①设计该混凝土的配合比(按干燥材料计算)。 ②施工现场砂含水率3%,石含水率1%,求施工配合比 ①计算配制强度(fcu,o) 查表,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时, σ=5.0MPa,则试配强度fcu,o为: fcu,o=35 + 1.645×5.0=43.2(MPa) ②计算水胶比(W/B) 无水泥实测强度,查表得42.5水泥富余系数为1.16,则水泥强度为 由于粉煤灰掺量为20%,查表确定粉煤灰影响系数为0.8,则胶凝材料强度为 ②计算水胶比(W/B) 已知胶凝材料强度fce=39.4MPa; 粗骨料为碎石,查表,回归系数αa=0.53,αb=0.20。 按下式计算水胶比W/B: 水胶比还要满足耐久性要求 ③确定单位用水量(W0)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