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蒸馏装置腐蚀流分析及测厚方案优化技术报告推荐
南蒸馏装置腐蚀流分析及测厚方案优化技术报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锦西分公司青岛2015年12月1 高温/低温部位腐蚀流分析锦西石化公司南常减压装置以加工低硫高酸原油为主,通过常减压过程被分馏成汽油、煤油、柴油、蜡油和渣油等组分。装置的主要腐蚀机理有:三顶冷凝冷却系统的HCl+H2S+H2O腐蚀及氯化铵腐蚀,高温部位(大于220℃)的环烷酸腐蚀和高温硫腐蚀等。其中,三顶冷却系统的腐蚀包括塔顶换热器、空冷器、水冷器及其相应管线,以初凝区的腐蚀最为严重;高温部位腐蚀严重的部位集中在减压系统,特别是减压塔减二、减三、减四填料及抽出侧线、换热器、机泵等,常压、减压转油线由于流速较高,腐蚀也较严重。结合高温部分理论腐蚀速率核算和工艺防腐部分的水露点及铵盐结晶趋势计算结果,对装置腐蚀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如下:1.1原油及初馏系统a) 脱后原油经换热至200℃左右进入初馏塔C-1第四层塔盘汽化段分馏,从塔顶馏出的油气约102℃,经冷凝冷却后降至40℃左右。初馏塔顶碳钢材质,上层塔盘浮阀材质1Cr13,易受到HCl-H2S-H2O腐蚀形成均匀减薄和点蚀。流出物在露点温度下随水凝结形成pH很低的酸腐蚀,尤其是初顶抽出管道、换热器壳体、管束、管箱和温度较低的死角处腐蚀速率较高。b) 初馏塔底部208℃的初底油用泵抽出,分三路进行换热,初底油中腐蚀介质硫含量0.22%,酸值2mgKOH/g。根据核算结果,将理论腐蚀速率大于0.38mm/a的部位列为受高温S-H2S-RSH-RCOOH腐蚀影响的关键部位,易发生高温硫的均匀腐蚀和环烷酸腐蚀的点蚀和冲刷腐蚀,具体如下:拔头一路: 初底油自E1-18/1.2管程、E1-19/1.2管程、E1-20/1.2管程、E1-21/1~4管程至常压炉(F-1)过程中由247℃被换热至311℃,该段管线材质均为20#钢,换热器管箱为16MnR,管束为20#钢+渗铝,除管束材质特殊未核算不能判断外,所经过的管线和以上换热器管箱部位将受到高温硫和环烷酸腐蚀的影响。拔头二路:初底油自E2-19/1.2管程、E2-20/1.2管程、E2-21管程、E2-22/1~4管程由250℃换热至308℃后汇入蒸底渣油集合管去常压炉过程中,管线材质均为20#钢,换热器管箱为16MnR,管束为20#钢+渗铝,除管束材质特殊未核算不能判断外,该段所经过的管线和以上换热器管箱部位为易腐蚀部位。拔头三路:底油依次经过E1-13/1.2、E3-1/1.2壳程换热至238℃后,进入减压渣油二次E3-2/1.2.3管程换热至259℃,该换热器管束材质为10#钢,理论腐蚀速率0.64mm/a,属于腐蚀瓶颈部位。然后,初底油自E3-3/1.2(整体316L)管程、E3-4/1.2管程换热至320℃汇入蒸底渣油集合管,除E3-4/1.2管束材质特殊未核算不能判断外,该段所经过的20#钢管线和以换热器的16MnR管箱部位也为易腐蚀部位。c) 拔头油由集合管汇聚分四路进入常压炉,常压炉辐射段部分炉管是1Cr5Mo材质,其内壁在365℃的S-H2S-RSH-RCOOH介质存在下,理论腐蚀速率为0.51mm/a,故存在高温硫的均匀腐蚀和高温环烷酸的点蚀和冲刷腐蚀风险;炉管外壁在高温下存在高温氧化均匀减薄和燃灰腐蚀,且操作温度高于材料的蠕变极限温度易导致热腐蚀蠕变;炉体需重视烟气硫酸露点腐蚀风险。d) 常压转油线材质321等级较高,腐蚀风险小,但高速转油线的弯头和高速进低速转油线的部位存在环烷酸冲刷腐蚀的风险。1.2 常压系统a) 常顶操作温度约127C(DCS截图),油气沿塔顶馏出线依次经过常顶油气冷换设备降至40℃,参考常顶露点、铵盐结盐点计算结果,常压塔顶内部整体空间发生露点腐蚀风险较低。但在局部冷区,如顶回流返塔入口附近,塔顶的盲头、注入口等保温不好位置很有可能产生问题,在注氨点至注水点之间部位预计也存在较高的铵盐结晶风险,常压塔顶内部以及顶循环的设备及管线也应是重点监测部位。b) 常压塔内高于220℃的塔壁和塔内件受S-H2S-RSH-RCOOH介质影响,可能存在高温硫均匀腐蚀和环烷酸的点蚀和冲刷腐蚀。c) 常二线直柴(硫含量0.08%,酸值1.62mgKOH/g)由泵抽出,所经过的温度大于220℃的高温部分是自抽出口至换热器E1-11管程之间的部分,其中管线材质均为20#钢,且物料流速流量较大,换热器管束材质为10#+渗铝,管箱材质为16MnR,该段设备及管线理论腐蚀速率超过0.38mm/a,是高温硫和环烷酸的易腐蚀部位。d)常二中物料硫含量0.18%,酸值2.88mgKOH/g,温度255℃,该段循环回流管线所用材质等级较高,发生腐蚀的风险小,但经过的E1-20/1.2、E2-18/1.2和E1-15换热器壳程均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