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地转偏向力与生活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了偏移,许多自然现象都受其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请看下面三例(以北半球为例)。 一、水漩涡的形成 当我们打开水龙头向塑料桶中注水时,当水库放水(放水口在水下)时,水槽放水时等,都会看到在水面形成漩涡。注水时呈顺时针旋转,放水时呈逆时针旋转。如下图: ? 图中虚线是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是水的实际流动方向。当向桶中注水时,水从注水点向四周流动,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漩涡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则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放水时表面水都流向下层出水点,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漩涡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车辆和行人靠右行 不是所有的国家或地区的车辆和行人都靠右行,但靠右行是最为合理的。如下图: A图为靠左行,北半球车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都偏向道路中间,更容易与对面过来的车辆相撞,发生车祸的频率会更高。B图为靠右行,北半球车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都偏向路边,路边是司机开车注意力的集中点,司机会不断调整方向来保证行车安全。车辆靠右行导致人也靠右行,这样更安全些。由于长期习惯,所以人们无论在哪里行走都喜欢右行。 三、跑道上逆时针跑行 在跑道上跑行,人们总喜欢沿逆时针方向。如下图: A是逆时针方向跑,正好在弯道处。从图上可以看出,地转偏向力外,身体倾斜产生一个向内的向心力,二力方向相反,更易平衡,过弯道处不易跌倒。B是顺时针方向跑,也正好在弯道处。从图上可以看出,地转偏向力和身体倾斜产生一个向内的向心力方向相同,不易平衡,过弯道处易跌倒。 地转偏向力 偏向的规律: 北“右”南“左”;赤道不偏。 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量”并不大,但长时间“积累”,产生 的实际影响不可忽视。 恒河位于南亚地区,是世界三大观潮 点之一。据此分析: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 孟 加 拉 湾 恒 河 1、哪边河岸的淤 积泥沙更多? 恒河位于南亚地区,是世界三大观潮 点之一。据此分析: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 孟 加 拉 湾 恒 河 1、哪边河岸的淤 积泥沙更多? 恒河位于南亚地区,是世界三大观潮 点之一。据此分析: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 孟 加 拉 湾 东岸 恒 河 1、哪边河岸的淤 积泥沙更多? 地方时不同 地方时不同 太 阳 光 地方时不同 太 阳 光 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统称“地方时”。 经度相同,地方时一定相同。 地方时的推算方法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 ×4) 注:“东加西减” 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 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 的时间。 120°E 136°E 乙11时 甲 地方时的推算方法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 ×4) 注:“东加西减” 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 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 的时间。 120°E 136°E 甲 经度相差16° 乙11时 地方时的推算方法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 ×4) 注:“东加西减” 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 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 的时间。 甲地时间=11+(16×4)=12︰04 120°E 136°E 乙11时 甲 经度相差16° 2、时区和区时 (1) 概念 ①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②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③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上的地方时。 (2)时区的计算方法: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 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 所得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1 时区划分 时区划分 如:推算116°E所在时区: 用116°÷15°得7余数为11,故116°E所在时区7+1,为东八区。 ②用两地所在时区数计算两地时差 (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A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 ③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例:已知A地(40°N,116°E)区时为11:26,求B地(35°N,140°E)、C地(40°S,74°W)的区时。 (1)先求A、B、C三地的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理化生]第十五章 相对论 教学建议 宋诗伟.ppt
- [高二理化生]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ppt
- [高二理化生]选修三 第三章第2节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ppt
- [高二理化生]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doc
- [高二理化生]第三章_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ppt
- [高二英语]-ing形式的被动式P34-36_in_VE.ppt
- [高二英语]Book5 unit 5 First aid learning aboou language.ppt
- [高二英语]writing come on 1.doc
- [高二理化生]高考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pt
- [高二英语]英语:Module 6《Unexplaied Mysteries of the Natural World》课件外研版必修4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