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国姓与国讳.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上国姓与国讳

中国历史上的国姓与国讳 (一)皇帝·万岁 人皆有姓名。姓氏,从祖上传承而来,除非特别例外,一般是不改易的;名(包括等于别名的字、号等)则由长辈或自己取,也有死后由他人议定赠送的,例如谥号。 大凡有点墨水的,取名讲究选个好字眼,似乎古今皆然。恨不得用尽天下好字眼的,自然是政治权力垄断者皇帝。“皇帝”作为最高的专称,其本身就是嬴政精心选择的好字眼。《谥法》云:敬民则法曰皇,德蒙天地曰帝。显见,这是仅次于“神”的两个最高级褒奖词。嬴政自称“始皇帝”,而后二世、三世……千世、万世,子子孙孙永远独霸天下。皇帝梦做得太美也太贪,无奈却被二世而亡的严酷现实将其击为齑粉。 皇帝俗称“万岁”,当然也是好字眼。不过,代谢有规律,百岁已难期,加之皇帝们沉溺声色,纵欲过度,透支生命,能挣扎活到中年就很不易了,寿至耄耋者绝对稀有,屈指可数,仅萧衍、武则天、赵构、爱新觉罗·弘历等几人而已。为了谋求长寿,万岁万万岁,皇帝们前仆后继地表演着求仙问药、上当受骗的闹剧和铅汞中毒的悲剧。只此一端,亦足见天子并不圣明。 (二)国姓与政治奖惩 姓氏原本无所谓好与坏,譬如张、王、李、赵,似乎就很难区分彼此的高下。然而,原本平平常常的姓氏,一旦成为皇帝的姓氏,便立即身价百倍,被尊为“国姓”矣。能和皇帝同姓即是一种荣耀,能同宗同族就更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产。 王莽做了皇帝,内心总觉底气不足。他急需抬出一个阔祖宗以压倒刘氏,乃自谓黄帝、虞舜之后,以黄帝为初祖,虞帝为始祖。既是黄帝虞舜之苗裔,王氏为国姓就显得堂堂正正,丝毫也不逊于刘姓了。 刘备来自社会底层,靠编席贩履糊口,凭他这身份参与逐鹿中原,实在没有什么资本。但是,因为他姓刘,三百年前与皇帝是一家,便可“先姓夺人”,赢得政治筹码:天下是俺老刘家的,是俺祖爷爷的祖爷爷高皇帝刘邦三尺剑马上打拼得来的。现如今要坐江山,也该我“汉中山靖王之后”刘皇叔,唯我才是正宗龙种,你姓曹的姓孙的,算什么玩艺?靠边去! 西晋末,匈奴人刘渊起兵,高举的也是汉朝国姓“刘”这面大旗。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依高祖称汉王。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东晋末,草头王勃勃原是匈奴右贤王的后代,本姓铁物,自谓其祖从母姓为刘,非礼也。他认为氏族无常,乃改姓赫连氏,取徽赫与天连之义,这倒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国姓,勃勃甚至连曾经的国姓“刘”也不放在眼中。 皇帝奖赏功臣,除了加官晋爵、封妻荫子、封地赏钱以至赠送美女外,还有一种荣誉性奖品:赐国姓。恩赐你国姓,与皇帝成为“一家”,那是最高看得起你,政治上信任你,堪称高规格、很庄重的政治大奖。 娄敬建议刘邦都关中,为刘邦所纳,刘邦便赐娄敬姓刘。待王莽称帝,王姓成了香饽饽,而刘姓已然残汤剩羹矣,王莽拿了国姓王赏赐刘氏有功者,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被赐姓曰王。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北齐文宣帝高洋尽诛诸元,定襄令元景安为保命,欲请改姓高氏,其从兄景皓曰:“安有弃其本宗而从人之姓者乎!丈夫宁可玉碎,何能瓦全!”景安以其言白帝,帝收景皓,诛之,赐景安姓高氏。本来的国姓元,因为国家的衰亡非但不再高贵,反而变成了要命的罪名,聪明人元景安选择了弃旧图新——主动请求姓高,以此表示与新政权保持一致;其堂兄元景皓不愿改姓新的国姓,结果掉了脑袋。 唐开国功臣徐世勣被誉为“纯臣”,赐姓李,遂名李世勣,后避太宗世民讳,又改名李勣。和徐世勣一样获此殊荣的还有幽州总管罗艺、吴王杜伏威、石州总管刘季真、蔚州总管高开道、代州总管胡大恩、云州总管郭子和等。 有时,某些动物也沾国姓的光而受到特殊保护。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鲤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唐朝的鲤魚可真是跃过龙门,好造化了。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武家。武则天以太后临朝称制,成了事实上的皇帝,武姓政治股票急遽飙升,前景诱人,盖过了昨日皇皇第一姓李氏,马屁精傅游艺立即投资“武股”,上书请改国号,赐皇帝姓武氏,傀儡皇帝睿宗李旦很识相,也顺应舆情主动上表,自请赐姓武氏。不能责怪李旦数典忘祖,实在是时势使然,不得不尔。 明武宗朱厚照整天泡在“豹房”,懒得亲自过问朝政。陪皇帝玩的除了宦官,还有许多小人,朱皇帝玩高兴了,就收他们为义子,赐国姓。其中一个叫钱宁的自称“皇庶子”,备受宠信,言无不听。认皇帝做老爹,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明清之际那位收复台湾的郑大英雄,本名森,曾被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赐姓朱,改名成功,人因以“国姓爷”称呼他。 赐国姓,也有不好使的时候。唐昭宗天复二年(902),皇帝拿出他的特殊政治奖品李姓赐给大臣朱温,讵料朱老三竟不给皇帝面子,当即予以拒绝。此何故?此时李唐王朝大厦将倾,岌岌可危,一派末日败亡气象,实权已转移到朱温手中,李姓含权量远不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