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问题探讨-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PDF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问题探讨-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问题探讨-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

版权归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及学苑出版社,引用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问题探讨① 海 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一、有关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 及其分析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在短短几十年内急剧恶化的严重局面直接危及到我国北方和 有关邻国生态安全。据研究,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 亿公顷,其中80%发生在牧区,占牧 ② 区草原面积的70%,而且呈加速退化趋势, 见下表: 目前,内蒙古牧区90%以上的草原出现“三化”,草场生产力普遍下降一半以上,其中 1/3 以上的荒漠草原草场基本丧失经济与生态功能。 20 世纪80 年代初的阿巴嘎草原 21 世纪初的同一片草原 关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问题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归纳主要理论观点大 致有:超载过牧论、粗放经营论、气候干旱论、人口超载论、游牧消失论(文化改变论)、 ①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② 王宗礼,中国草原生态保护战略思考,《中国草地》,2005 年第4 期。 版权归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及学苑出版社,引用请注明出处! 传统游牧论、草场产权论、山羊刨食论和社会经济发展论和阴谋论等多种理论观点。其中, 超载过牧论是主流理论。近些年,政府已经依据该理论投入数千亿巨资在采取“围封转移”、 “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转移牧民”等一系列重大对策措施。其中部分已 ① 经以失败告终,如“围封转移战略”。 而其他对策措施也有待商榷,如“退牧还草”符合 草原生态规律吗?“草畜平衡”后,规模经济消失,大量牧户破产贫困化,加剧社会矛盾与 不稳定,怎么办;“牧民进城”后,任何解决生计问题;“禁牧休牧”后,草原退化并遭到变 本加厉的掠夺等等。这些问题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实际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急剧恶化的原因在理论上远未得到解决。作为近十 几年草原牧区工作指导理论—— “超载过牧论”的科学性值得质疑。 超载过牧论认为,牲畜数量超过了草场的承载力,而造成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严格 讲,超载与过牧是两个概念。超载是指牲畜数量超过草场的承载力;而“过牧”则指牲畜在 草场上采食践踏的时间超过草场保存、恢复生产力所能忍受的“极限”时间,实际就是指定 牧——停止游牧。 二、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据内蒙古草原勘探设计院提供的牧区60 年代初、80 年代初和20 世纪初三个理论载畜 量和国家统计局内蒙古农调队所提供的56 年牲畜头数数据,可以得到近40 多年内蒙古牧区 24 个纯牧业旗市草场理论载畜量和实际载畜量关系图。 资料来源:根据内蒙古草原勘探设计院和内蒙古农调队所提供的数据测算而得 从图上可见,自60 年代初以来,即使在内蒙古牧区牲畜总头数保持稳定且远低于当时 ① 荀黎黎,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07 (5):114-128。 版权归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及学苑出版社,引用请注明出处! 草场理论载畜量的情况下,草场的载畜能力持续下降。由此可得:草场退化与牲畜头数没有 关系的结论,即“牲畜超载论”没有事实根据。 1、“定牧”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近几个世纪以来,内蒙古牧区游牧距离逐渐缩小,直至消失。17 世纪,清政府推行盟 旗制度以后,牧民的游牧范围由过去上千公里,缩小到200—300 公里;1958 年实行“人民 公社”制度以后,牧民生产活动被限制在生产队范围,游牧距离由原来的上百公里缩小到几 十公里,在牧区南部地区甚至缩小到几公里;1983 年,实行“草畜双承包制”以后,牧民 终年在所承包的几百到万亩草场放牧,整个内蒙古牧区延续几千年的游牧生产方式被彻底终 止。现在政府又强行推行“划区轮牧”制度,用网围栏把所承包草场划分为若干块,使草场 利用面积更加微型化,成倍增加了每块草场遭受践踏——“蹄灾”的危害。根据崔延虎在新 疆阿拉泰地区的观测,草场承包到户之前,在一个营地,牲畜到达一片草场上的频率是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