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经济生活第十课
1.简要说明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意义。 [经济生活角度] 提示: (1)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 (2)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平衡。 (3)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请就如何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出 自己的建议。 提示: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 (2)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5)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实践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6)与环渤海经济区紧密合作,增强黄三角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带动鲁北乃至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1.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使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 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举措有利于 ( )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③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以上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应全选。 答案: D 2.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 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 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加强环渤海和黄河下游 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就要 ( ) A.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绿色GDP B.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支出 C.国家运用行政手段限制享受消费 D.在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同时,注意绿色消费 解析:注意试题设问从消费者角度,应选D。 答案: D 重大举措 重要性 具体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 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重大举措 重要性 具体措施 统筹城乡发 展,推动社 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重大举措 重要性 具体措施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 置,落实到每个单 位、每个家庭 重大举措 重要性 具体措施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弥补不同民族和地区在发展进程和水平上的差 距,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关于又好又快发展的几个重要概念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传统的单纯追求产量、产值增长 的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的一种否定。这一理论的核心是 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 境为代价。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 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3)统筹城乡发展 农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