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体设计】福建省2012高考语文 课后限时作业(九)
一、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1~2题。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下列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全乡的人都喜欢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B.孔子认为,全乡的人都讨厌的人,不一定是坏人。
C.孔子认为,应当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D.孔子认为,不应当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解析】 孔子认为,不应当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答案】 C
【参考译文】 子贡问孔子:“全乡的人都喜欢的人.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还不行。”
子贡又问道:“全乡的人都讨厌的人,您觉得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还不行。最好是全乡村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村的坏人都憎恨他。”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是怎样评价一个人的。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答案】 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要坚持是非标准,而不可简单地从众,应当花时间深入考察。
【参考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他,一定要去仔细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同样也一定要去仔细考察一下。”
二、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3~4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①之不逮②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 ①躬:身。②逮:及。
3.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该追求饮食起居等物质生活,而应当把重心放在做事,放在道德修养上。
B.古人不轻易说话,因为他们认为言出必行,言行不一致是可耻的。
C.少说话多做事,尽管显得木讷,但谨慎处事也是相当可取的。
D.孔子认为为人处事要像古人一样,做事敏捷,言谈谨慎。
【解析】 “尽管显得木讷”说法不妥当,“讷”原意为“迟钝”,文段中引申为“谨慎”“审慎”。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追求丰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敏捷,言谈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话不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对没做到这些事感到羞耻。”
孔子说:“君子要言谈谨慎行动敏捷。”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5~6题。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②,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②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5.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
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
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别提倡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谐。
【解析】 “凡事都要讲和谐”与下文的主张相违背。
【答案】 B
6.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四、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7~8题。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7.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对君主的缺点错误要忠言相劝,谏而不听,就不必再劝,可以辞职不干。
B.孔子认为朋友之间的交往是有限度的,对朋友如果他不听劝告就算了,没有必要发展到对抗性矛盾,使以后的事情更不好办。
C.“不可则止”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孔子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D.孔子认为为官、交友关键是要坚持正道,不能跟着国君、朋友一起做坏事,否则,便是自取其辱。
【解析】 “不自取其辱”主要指的是不坚持劝谏,自找羞辱。
【答案】 D
8.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论语》中孔子所说的“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句话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新课标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单元测试(语文).doc
- 湖北省新课标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doc
- 湖南省2004-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
- 湖南省2004-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doc
- 湖南省2004-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作品阅读含答案.doc
- 湖南省2004-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
- 湖南省2004-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含答案.doc
- 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寒假作业语文(三)-优秀作文学习优秀作文《惑》.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寒假作业语文(一).doc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教师家访记录内容50篇.docx VIP
- 全国辅警考试题库+答案(2025版).docx VIP
- 项目成本管理(估算、预算、控制).ppt VIP
- 2024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针灸技术》答案-中医学专业培训课程专业课.docx VIP
- DB44T2614.2-2025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测算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监测.pdf VIP
- 高考被动语态专项练习.pdf VIP
- 景观常用灌木.doc VIP
- 2025年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光伏储能电站的集成与应用报告.docx VIP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pdf VIP
- 华为存储双活规划设计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