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2高考语文课后限时作业(十).docVIP

福建省2012高考语文课后限时作业(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体设计】福建省2012高考语文 课后限时作业(十) 一、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1~2题。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①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曰②:‘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滕文公上》) 【注】 ①契(xiè):传说中商的始祖,曾任舜的司徒,掌管教化。②放勋:尧的称号。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当时人们的通病是只在意吃饱、穿暖、居住安逸却不在意教育。 B.孟子认为百姓应当要懂得伦理道德,否则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 C.慰劳百姓,纠正百姓,帮助百姓,使百姓自得其所,随后赈济百姓,给百姓恩惠是圣人的职责。 D.圣人不去耕作是因为他们有比耕作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教育百姓,使他们有别于禽兽。 【解析】 孟子认为如果人们只在意吃饱、穿暖、居住安逸却不在意教育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而不是指当时的人们就是如此。 【答案】 A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其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的理解。 子适卫,冉有仆①。子曰:“庶②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注】 ①仆:驾车。②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答案】 材料体现了儒家“富民”“教民”的政治思想,并且强调“先富后教”,因为“富民”是“教民”的基础。有了教育才能使得人与禽兽有所区别,人们才能懂得父子讲亲爱,君臣讲礼义,夫妇讲内外之别,长幼讲尊卑次序,朋友讲真诚守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经济繁荣,更应该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译文】 孟子说:“做人有做人的道理,吃饱、穿暖、住得安逸却没有(受)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行为准则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说道:‘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周密,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滕文公上》)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还要做些什么呢?”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论语》) 二、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3~4题。 佛“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 佛肸(Bi xī):人名。春秋末年晋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中牟(mù)的县宰。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阻止孔子前往,是因为他鄙视佛肸的为人。 B.孔子是把自己放在和子路平等的位置上来共同探讨问题的。 C.孔子认为佛肸“坚而白”,值得信任。 D.孔子认为自己不应该像“匏瓜”,中看不中用。 【解析】 不是“认为佛”,而是暗指孔子自己。 【答案】 C 4.孟子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结合上述《论语》选段,谈谈孔孟思想的共同点。 【答案】 积极参加社会变革,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烈的自信心,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气概。 【参考译文】 佛“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孔子说:“是的,我有说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三、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5~6题。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①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②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③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尽心下》) 【注】 ①穿逾:穿穴逾墙(行窃)。②尔汝:轻贱之称。③(tiǎn):探取,取利。5.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性本善,恻隐、羞恶之心都是人的本心所固有的,所以会有所不忍和有所不为,这是仁义的发端。 B.人人都有忍不住的时候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还能忍耐下去并坚持去做,就可达到仁义的境界。 C.“无欲害人之心”“无穿逾之心”“无受尔汝之实”都只是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