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后限时作业(五)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李 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注】 箨(tuò):竹笋皮。 母笋:指竹子。
(1)“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夜千尺,冲霄直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竹子拔节上长、远离池泥的勃勃生机和非凡气势。
(2)刘禹锡《庭竹》诗云:“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与李贺同是写竹,但其象征意义有所不同,请作简要比较。
【答案】 两首诗都表现了竹的生命力。李贺诗中的竹象征了胸怀大志、报效国家的人才,刘禹锡诗中的竹象征了不避贫困、随遇而安的君子。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注】 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曾为朝官,因议论权贵,被免职多年。诗与梅尧臣齐名,称“苏梅”,诗风超迈横绝。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案】 描绘了淮水浩荡,与天共流,水天一色,交相辉映;长风万里,吹送归舟,顺风顺水,轻快如飞的壮阔景象。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诗人发愁是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愿乘长风万里破浪,驰入茫茫大海,获得真正的自由!表达了诗人想要冲破一切人为羁绊,追求尊严和自由的理想。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 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 颔联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怅惘、孤独的情感。
(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 古人写悲秋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别,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不念个人得失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出新亭
[魏晋南北朝]阴铿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注】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南),地近江畔,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讵:岂,哪里。
(1)这首诗情景交融,请联系中间四句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 中间四句通过对落潮、晚云、远戍鼓、寒山松的描绘,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晚出新亭、乘船入江后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凄凉、冷落而又令人胆寒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孤舟远征的内心悲苦。“潮落”二句通过写落潮昏云,暗示诗人心潮不平,心情沉重。戍鼓声声,自非太平之日;天寒草衰,也非远游之时。“远戍”二句通过所闻所见来进一步渲染“离悲”气氛。
(2)杜甫曾赞美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请从炼字和修辞方面谈谈本诗斟词酌句的妙处。
【答案】 炼字:“寒山”二字,用得极妙,不仅使人看到秋山万木落叶的萧瑟景象,而且读来使人顿生寒意。
修辞:中间四句对仗工整,讲究声律,与唐人的五律相当接近;最后两句采用反问修辞,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夜榜:夜航。
(1)请结合具体意境,对“夜榜响溪石”进行赏析。
【答案】 诗人在天黑的宁静中,荡着小船归来,夜船触溪石而发出声响。这里以有声表现无声,烘托出诗人“溪居”之所静谧的氛围,反衬了四周环境的寂静。这看似随意的一笔,深含高超的艺术辩证法。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 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百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2004-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含答案.doc
- 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寒假作业语文(三)-优秀作文学习优秀作文《惑》.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寒假作业语文(一).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作为生物的社会》练习.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第一次联考考前集训字音字形.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湖南高考优秀记叙文选摘.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句子连贯(四).doc
- 湖南省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周考1教师卷.doc
最近下载
- 艾梅乙医学ppt课件.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完美版)课件.pptx VIP
- 锂离子电池不良失效分析系列压差大.pptx VIP
- 《童年》阅读评测试题(附答案).pdf VIP
- 英语常用词根词缀表(排版整齐).pdf VIP
- 【小升初】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学期新七年级分班真题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优秀备课组评选方案.docx VIP
- 稳定币发展十年:趋势、应用与前景.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石室联合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分班(奖学金)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