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与通信]监控系统的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
智能化系统工程安装的基本要求
考虑到目前市场的安装混乱,容易引起许多后遗隐患,造成工程的不稳定和设备的损坏,总结我厂多年的工程经验,特提出以下安装要求,希望新老客户借鉴,总的原则是要把工程做好,减少维修量,降低产品返修率。
1. 施工前需要实际的现场勘测,设计好线路的走向,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一下几个问题:一。走最捷径的线路。二。考虑线路的固定。三。考虑摄像机的分布位置。四。考虑每个走支的线路的数量,五。计算好电源线的功耗,考虑实际电源线的粗度(原则上不建议就近取电,考虑多从机房统一供220V电线)。
2. 排管要整洁,线路的长度根据实际的长度留有一定的余地,在中间的分点要考虑到位,特别是网线的分点后向后延伸的相应对要截断,做好标记。
3. 排好线后对接线路必须要使用电络铁焊,严禁对接,每根焊前套好热塑管,焊好后把热塑管封好后,用防水胶布包好,然后再用绕管绕好或线盒装好。
4. 所有线路对接好后,用外用表把线路打通后贴好每路的标记,网络线要根据实际的长度侧好阻抗的大小,决定传输器的距离。
5. 上好摄像机后要把摄像机后面的连接线固定好,严禁线晃悠。
6. 摄像机图像出来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每路的亮度和对比度。
7. 图像正常后把机房内的线路固定。
8. 检查每个摄像机的情况,沿线路走一篇,看线路固定的情况和摄像机固定的情况,排除隐患。
9. 完工小结。
10. 备案
江阴市安心防盗设备厂技术部
布线穿线技术要求
穿线实施穿线组织策划 :要组织好穿线关键在于工头,工头应:(1) 理解布线系统总体结构,不要穿错路线。(2) 能明确区分要敷设的各种电缆,不要用错电缆。(3) 熟悉电缆要经过的管路。(4) 有丰富的穿线经验,懂得预防典型的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问题。(5) 理解并牢记我们对于布线系统电缆敷设的特殊要求。(6) 思路清晰,把信息点分组,一组一组地敷设,不多穿,不漏穿。每组应不超过20个信息点,否则同时穿放的电缆量大,穿放费力容易导致电缆损伤,也容易缠绕、打结,非常影响进度。(7) 忠实严谨地做标号,并记录长度刻度。(8) 严格地组织测试,用万用表逐条电缆测通断。
穿线工序1) 管槽检查,管护口修理,暗埋管试穿。2) 所有参与穿线的人员讲解布线系统结构、穿线过程、质量要点和注意保护电缆。3) 策划分组。4) 一组一组地穿放电缆:(1) 对于其中一组,选择穿线起点;(2) 电缆运至起点,标号,记配线架端刻度;(3) 把此一组穿至配线架,按要求留余长;(4) 度量起点到插座端长度,截断,标号,记插座端刻度,插座端盘绕在插座盒内。(5) 对每根电缆进行通断测试,补穿,修改标号错误。(6) 整理穿线报告。(7) 扣线槽及过线箱盖。
穿线技术要求1) 所有的管口都要安放塑料护口: 穿线人员应携带护口,穿线时随时安放。2) 余长:电缆在出线盒外余长50cm,控制箱外约1.5m,余线应仔细缠绕好收在出线盒内或控制箱内。在配线箱处从配线柜入口算起余长为配线柜的(长+宽+深)+50cm 。3) 分组绑扎:余线应按分组表分组,从线槽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4) 转弯半径:50芯电缆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62mm。5) 垂直电缆:通过过渡箱转入垂直钢管往下一层走时要在过渡箱中要绑扎悬挂,避免电缆重量全压在弯角的里侧电缆上,这样会影响电缆的传输特性。在垂直线槽中的电缆要每米绑扎悬挂一次。6) 线槽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线槽开口朝侧面,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7) 电缆按照计算机平面图标号,每个标号对应一条线缆,对应的房间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错。两端的标号位置距末端25厘米,贴浅色塑料胶带,上面用油性笔写标号或贴纸质号签再缠透明胶带。此外在配线架端从末端到配线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电缆皮上用油性笔写标号。8) 完成后,所有的电缆应全面进行通断测试。测试方法:把两端电缆的芯全部剥开,露出铜芯。在一端把数字万用表拨到通断测试档,两表笔稳定地接到一对电缆芯上;在另一端把这对电缆芯一下一下短暂地接触。如果持表端能听到断续的“嘀嘀”声,就OK,每根电缆的所有芯都要测。这样测试能发现的问题是断线、断路和标号错。
电缆保护1)穿管时管两端要加护套,所有电缆经过的管槽连接处都要处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损伤电缆。2)拽线时每根线拉力应不超过11公斤,多根线拉力最大不超过40公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