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数学与文化》(大纲版第6册)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docVIP

语文:《数学与文化》(大纲版第6册)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册 第一单元 1 数学与文化 一、基础部分(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酝酿 熨帖 面有愠色 不瘟不火 B.编辑 逻辑 开门揖盗 缉毒 C.闯劲 绥靖 疾风劲草 靓妆 D.偏差 差错 差强人意 差可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 A.通过纯粹的思维竞能在认识宇宙上达到如此确定无疑的地步,当然会给一切须要思维的人以极大的启发。 B.书名既然用了“渊薮”两字,那么顾名思意,内容一定包罗万像,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C.数学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整体,考虑自己的力量界线何在。 D.虽然他平时的基础很好,可最近实在过于劳累,参加选拨的那几天神智都不很清醒了,能坚持下来己经够委曲他了。 答案:D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泽被(遍及) 被屈(遭受) B.征询(询问) 徇情(遵守) C.舍弃(丢掉) 舍弟(房屋) D.横祸(意外的) 横财(大的) 答案:A 4.给下面文段序号处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沈从文称赞刘半农说①以一个散文的形式,浸在诗的气息里,平凡地看,平凡地叙述,表现一个平凡的境界②这手法是较之与他同时作者的一切作品为纯熟的③论刘半农的④扬鞭集⑤这一评论无疑是涵盖着《饿》在内的。 A.①: ②, ③。 ④《 ⑤》 B.①:“ ②, ③。”(《 ④〈 ⑤〉》) C.①:“ ②! ③。”《 ④〈 ⑤〉》 D.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B 5.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数学是一株参天大树,它把自己的根伸向理性思维的土地中,使它越来越牢固地站立。 B.平行线公理能不能证明?到20世纪初才知道是既不能证明又不能否证。 C.如果到今天某个知识部门还是只有论断而没有论据,只是一堆相互没有逻辑联系的命题,前后又无一贯性,恐怕是不会有人接受的了。 D.人人现在都知道实验方法的重要性,但是任何科学实验,离开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将是没有意义的。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文裁定:长虹并未对竞争对手厦华构成侵权。至此,围绕“CHDTV Ready”的商标标识之争尘埃落定。 B.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这种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C.冰心老人生前三令五申强调,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好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D.著名制片人张纪中先后把金庸武侠力作《笑傲江湖》等搬上荧屏,遭到各方批评,认为是狗尾续貂。 答案:A(B.“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应为“不闻不问”;C.“三令五申”是“多次命令和告诫”的意思;D.“狗尾续貂”指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头,不适用于“改编”。A.“尘埃落地”指事情终于有了结果。) 二、阅读部分(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作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中。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死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