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计算机网络统考串讲习题部分.pdf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计算机网络统考串讲习题部分

4U 电脑书库() 计算机网络部分统考辅导 (习题部分) 第1 单元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解答:计算机网络可从网络的交换功能、网络作用的范围以及网络的使用者等方面进行分类。 2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 解答:分层有许多好处,例如: * 由于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可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容易 处理的较小问题,这样就降低了处理整个问题的难度。某一层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 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这就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 又复杂的系统变得容易多了,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 由于分层把整体结构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一层技术上的改变不 会对其它层有多大的影响。 * 灵活性好。当对任何一层进行修改时,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 各层均不受影响。此外,对某一层提供的服务也可以进行修改。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 时,甚至可以将这层取消。 *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及其所提供的服务都可以有精确的说明。 3. 网络分层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解答:分层时应注意使每一层的功能非常明确,层数要适中。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 协议太复杂。但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分 层本身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有些功能往往难免在不同的层次中重复出现,因而产生了额外的 开销。 4. 试将TCP/IP 和OSI 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它们的异同之处及各自的优缺点。 解答: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协议体系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 念。而且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例如,在两个模型中,自底向上直至和包括运输层的若干层 为希望通信的进程提供端到端的与网络无关的传输服务。这些层形成了运输提供者。同样, 在两种体系结构中,运输层以上的层都是面向应用的传输服务的用户。 除了这些基本的相似点之外,两种体系也有很多差别。OSI 模型有3 个主要概念,即服 务、接口和协议。可能 OSI 模型的最大贡献就是使这 3 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明确化了。相比 之外,TCP/IP 体系结构最初没有明确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虽然后来人们试图改进它以 便向OSI 靠拢。例如,互连网络层真正提供的服务只是发送IP 分组和接收IP 分组。因此, OSI 模型中的协议比TCP/IP 结构中的协议具有更好的隐藏性,在技术发生变化时能相对容 易地进行替换。 OSI 参考模型产生在许多实用协议发明之前。这意味着该模型没有偏向任何特定协议, 因此非常通用。但不利的方面是设计者在协议方面没有很好的经验,因此不知道该把哪些功 能放到哪一层最好。而TCP/IP 却正好相反。它首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实际上是对已有协 议的描述,因此不会出现协议不能匹配模型的情况。但该模型不适用于任何其它协议栈,它 对于描述其它非TCP/IP 网络并不是特别有用。 mailto:wdg98@263.net 4U 电脑书库() 在更加具体的方面,两种体系结构层的数量也是不同的,OSI 模型有 7 层,而TCP/IP 结构只有4 层。另外,在面向连接和无连接通信上也有差别。OSI 在网络层既支持无连接通 信,也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运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然而TCP/IP 结构在网络层 仅有一种无连接通信,但在运输层支持两种模式,给了用户选择的机会。OSI 的会话层对许 多应用都没有用,表示层内容又很少。与会话层和表示层相比,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功能是 太多了,后来又不得不把它们分成几个子层,每个子层都有不同的功能。数据链路层最初只 处理点到点的通信,在广播式网络出现之后,就不得不在该模型中再加上一个子层。 ISO 委员会本来期望每个国家有一个网络,由政府运营并使用OSI 的协议,因此没有考 虑广泛的网络互连。某些功能,如寻址、流量控制和差错处理在各层重复出现。从提高效率 的角度出发,出错控制应放在高层完成,而在低层不断重复是完全不必要的和低效的。 OSI 另一个问题是把某些特征应放在哪个层次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作为这方面的一个 例子,虚拟终端处理在标准发展的大部分时期都被放在表示层,而现在则移到应用层。在数 据安全和加密问题上有如此多的争论,使得无法决定把它们放在哪一层,因此就把它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