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项目1双机互连对等网络的组建
5.多路复用技术 把一个物理信道分为多个逻辑信道, 同时传输几路信号的技术称为多路复用技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复用(FDM)、波分多路复用(FDM)和时分多路复用(TDM)。 频分多路复用工作原理:如果每路信号所占用的频带不相互重叠,则可把整个传输频带划分为若干个频率通道,每个用户占用一个频率通道。频率通道之间留有防护(空白)频带。它适用于模拟信号传输。 波分多路复用工作原理: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多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由于波长不同,所以各路光信号互不干扰,最后再用波长解复用器将各路波长分解出来,也就是光的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工作原理: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时分多路复用实际上是多个发送端轮流使用信道的一种方式,在感觉上多个发送端在同时发送数据,但实际上每一时刻,只有一个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它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 时分多路复用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①?同步时分多路复用(STDM)。时间片序号与信道号之间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发送和接收必须严格同步,如果某用户无数据发送,其他用户也不能占用该通道,会造成带宽浪费。 ②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ATDM)。又称统计时分多路复用(ATDM),用户不固定占用某个通道,而是动态地分配时间片,时间片序号与信道号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 6.噪声与差错控制 噪声分为:热噪声和冲击噪声。 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随机差错,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突发差错,引起突发差错的位长称为突发长度。 计算机网络中的差错主要是突发差错。突发差错影响局部,而随机差错总是断续存在,影响全局。 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纠正差错,将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差错检测是通过差错控制编码来实现的;而差错纠正是通过差错控制方法来实现的。 差错控制编码主要有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CRC)、海明码等。差错控制方法主要有反馈检测、自动请求重发(ARQ)和前向纠错(FEC)。 7.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传输二进制的比特数,单位为bit/s或bps。 记作:s=1/T (bps) T为传送1bit所需要的时间。 带宽与速率的关系: ① 奈奎斯特给出没有噪声时带宽与最大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 Rmax=2 × B (bps) Rmax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B为通信信道带宽(频率),单位为Hz。 ② 香农给出了有随机热噪声时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 Rmax= B × Log2(1+S/N) S/N为信噪比(信号与噪声功率比),单位是分贝。 8.误码率 误码率是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被传错的概率,其近似值为: Pe= Ne/N N为传输二进制码元的总数,Ne为被传错的码元数。 使用误码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 ② 对于实际的传输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要根据实际传输要求提出误码率要求。 ③ 实际的传输系统,如果不是传输二进制码元,需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计算。 ④ 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实际测量时只有测试的二进制码元数越大,才会越接近于真正的误码率值。 9.无线通信技术 ① 蜂窝无线移动通信已有三代技术应用和国际标准,其中: “1G”模拟移动系统,已基本淘汰不用。 “2G”系统,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网为代表,主要利用时分多址(TDMA)模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 “2.5G”系统,为“2G”与“3G”系统之间的过渡类型,理论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171.2kbps。代表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PRS上网的峰值速率为115.2kbps,平均上网速率为20~30kbps。 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即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是一种从GSM到3G的过渡技术。 EDGE是一种介于现有的第二代移动网络与第三代移动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相比“2.5G”技术,GPRS更加优良,因此也有人称它为“2.75G”技术,它的最高速率可达384kbps。 “3G”系统,是目前营造宽带CDMA移动通信环境的主流技术,可提供最高2Mbps的数据传输速度。已相继推出了三个国际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由我国提出的标准)。 “4G”系统,是以正交多任务分频技术(OFDM)为主流技术,速率可以达到10~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 ②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IEEE 802涉及的无线领域中,主要有四类无线接入技术,分别为个域网(PAN:802.15)、局域网WiFi(LAN:802.11)、城域网WiMAX(MAN:802.16)和广域网(WAN:80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学]计算机网络第2章.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大纲答案.doc
- [工学]计算机网络授课课件第十一讲_网络层6.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第4章.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统考串讲习题部分.pdf
- [工学]计算机网络第4章 MAC层.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第12章 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 [工学]计算机软件基础孟彩霞第7章 关系数据库系统.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课件第02次CH1-5ed_概述02.ppt
- [工学]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件-第2章 常用数据结构及其运算2非线性.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