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科技]煤矿运输石门作业规程正文.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煤矿运输石门作业规程正文

内蒙古*煤集团*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运输石门开拓 掘进作业规程 施工单位:********公司 编 制:项目技术部 编制时间:2011年5月10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 巷道位置、四邻情况 工作面位于***号主井运输平巷,巷道标高为+****m,巷道设计总长200m该工作面属***号井+****运输石门。 **煤矿*号井位于古拉本矿区立新井田13~14堪探线之间,矿井北邻**煤矿*号井,南邻***煤矿,井田走向长950m,浅部以+2000m标高为界,深部以+****m标高为界。 第二节 巷道名称、服务年限、用途 一、巷道名称:+****运输石门 二、巷道服务年限:巷道设计服务年限为9.5年。 三、开拓用途主要是为**煤矿*号运输而设计。 第三节 巷道布置示意图(见附图1-1) 第二章 地质水文情况及可能遇见的问题 第一节 地质水文情况 一、区域水文地质 该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地势高亢,最高标高+2286m,最低标高+1813m m,高差473m。木呼鲁背斜轴为贺兰山自然分水岭,东侧汇于宁夏大风沟、白芨芨沟,西侧汇于内蒙古确台沟、二道岭沟,大部分沟谷平时干涸无水,山洪暴发始有水流。确台沟(位于煤矿西侧)、二道岭沟(位于煤矿南侧)有常年细小溪流,煤矿生产废水大多排于该两条沟内,向北流到区外。 煤矿在构造上属于小松山逆断裂东侧呈北东向展布的复式褶皱构造,二道岭矿区为紧靠小松山逆断裂的二道岭向斜,煤矿地层由三叠系延长群、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和安定组组成,延长群为煤系基底地层,分布于向斜翼部;安定组构成向斜核部。煤矿内岩石大部裸露,地层倾角变化较大,岩层面呈S型。沟谷中有第四系零星分布,为风积沙、河床相砂、砾石崩积、堆积物。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河道砂、砾石、风积沙和侏罗系砂岩地层中。 煤矿地下水按其含水层埋藏条件及水力性质不同,可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水两种,分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 本含水类型包括各种成因类型的第四系松散冲洪积及风积沙堆积物。冲洪积层一般分布于沟谷中,岩性以砂、砾石、卵石为主,含水层单一,一般厚度5m-10m,地形低洼处有地下潜水,水量不大。 本含水类型地段水量均不大,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排泄除局部消耗于蒸发外,主要沿沟谷向外排泄。 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矿区本含水类型为侏罗系层间孔隙裂隙水。直罗组底部中、粗粒砂岩及砂砾岩,厚度大,一般50 m左右,岩性疏松富水性好,但水量变化大;延安组含煤地层,岩性由不同粒级的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总体富水性差;安定组以红色泥岩为主,为隔水层。 二、井田水文地质 1.含水层与隔水层 据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资料及岩性特征,矿区的含水层有2个,叙述如下: (1)含水层 第Ⅱ含水层组:为延安组中砂岩,从—层煤顶界至七层煤底界,平均厚66 m,含有2-3层较厚的粗粒砂岩。其中二1煤层与二2煤层间的粗砂岩平均厚20 m,三煤层顶砂岩平均厚22 m,三煤层顶砂岩平均厚13 m。根据19号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Q=0.082l/s·m,渗透系数K=0.128m/d。水质属淡水。本含水层组为煤矿内较强含水岩层组。 第Ⅰ含水层组:为直罗组下岩性段砂岩层,岩性为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小砾石,含水层平均厚度为39 m。据8、19号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Q=0.038~0.069l/s·m,渗透系数K=0.074~0.178m/d。水质属淡水。本组亦为较强含水岩层组。 I含水层组以上局部存在短透镜状含水粗粒砂岩,变化很大,极不稳定。 第四系潜水和基岩孔隙水之间水力联系不大。两个含水层之间通过基岩裂隙和断层破碎带起得水力联系。 (2)隔水层 1. II含水层间,即延安组上部(一煤层以上至直罗组底界)岩性多为薄层状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平均厚87 m左右。钻探过程中未见涌水,为I、II含水层间之隔水层。 安定组(厚度大于600m),及其下伏直罗组上岩性段(厚度平均185m),两者为连续沉积,为矿区内较厚的隔水层。安定组主要以褐红色泥岩为主,直罗组上岩性段主要以灰黄、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 2.地下水地质特征 二道岭矿区为一向斜构造,在向斜盆地内,含水的砂岩与致密的泥岩重叠出现,加之构造控制,故地下水具承压性质。陡崖沟以北施工的钻孔,地下水大部分涌出地表,有的水头高达18 m,因地形切割剧烈使地下水具有良好的排泄条件。 在勘探过程中对涌水钻孔均进行了观测,其涌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如17号孔最大涌水量6.24 m 3/h,(观测时间66年9月16日),终孔涌水量1.17 m 3/h,(观测时间66年9月 28日),66年11月2日该孔已不再涌水。 依此可知,井田内地下水静储量消失后动储量不能及时补给。故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